[实用新型]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543.2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华 |
主分类号: | A61C9/00 | 分类号: | A61C9/00;A61C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高效 牙科 印模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使用卫生安全、高效便易的牙科印模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牙科印模托盘是循环利用而非一次性的,其主要是金属或塑料,或金属和塑料的混合制品,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不能有效地杜绝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由于是循环利用的,基本上在给一个病人做完修复印模并经过消毒后,再提供给另一病人印模,在消毒不严格或根本就不消毒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给病人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2、浪费印模材料,目前的托盘印模应用时是分上合和下合印模的,在包括调粉和去除多余部分的印模过程中,浪费材料比较多。3、费时费工,目前的托盘由于上合和下合的印模必须是分开印的,有的还要在印完模后为确定咬合关系而咬蜡,极浪费时间,且取出石膏模型后,印模材料粘在托盘上,还需人工重复清洗,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4、操作复杂,咬合关系难以确定。在分合印模以及模型上的确定咬合关系时,较为复杂,难以做到准确无误,很是棘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交叉感染,卫生、高效、便易的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由托盘柄与托盘体一体化连接而成,托盘体由外壁、内壁和远中弓构成,托盘柄连接于外壁的外侧近中部,外壁与内壁的末端通过远中弓连接围筑构成一正反面相互对称的牙列状弧形放料槽,该放料槽由间隔网连接构成,在外壁与内壁相对放料槽的内侧均布有一排内凸柱,在外壁与内壁背对放料槽的外侧均布有一列外钉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措施是:
所述的内凸柱为圆柱状突点,其端部为球面状,球面直径在1.0-1.5mm之间。
所述的外钉突为圆球状突点,其圆球直径在1.0-1.5mm之间。
所述的托盘柄与托盘体由塑胶料或不锈钢材料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进步和突出的特点:
1、印模托盘为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可杜绝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2、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咬合关系准确,省时高效。采用一次性咬合印模,而不需分上合和下合印模,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印模效率以及上下合的咬合关系准确率,而且应用一次性印模托盘,不需调粉与去除多余部分,省时、省工、省材料。
3、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单边用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的结构示意图,托盘柄1与托盘体2由塑胶料一体化注塑成牙科印模托盘,其中,托盘体2由外壁3、内壁4和远中弓5构成,托盘柄1连接设在外壁3的外侧近中部,外壁3与内壁4的端部由远中弓5连接,并围砌成一正反面相互对称的呈单边牙列状的弧形放料槽6,该弧形放料槽6由间隔网7连接而成,并藉由间隔网7将托盘分为正反两面,使托盘正反两面的弧形放料槽6里均可填充印模材料,而间隔网7则可固定印模材料和相对隔开印模材料。在外壁3与内壁4相对放料槽的内侧均布有一排圆柱状的内凸柱8,其可有效增加侧壁强度和加强印模材料的固位作用,内凸柱8的端部呈球面状,球面直径为1.0mm;在外壁3与内壁4背对放料槽的外侧均布有一列圆球状、可增加摩擦力的外钉突9,其直径为1.0mm。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全口用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的结构示意图,托盘柄1与托盘体2由塑胶料一体化注塑成牙科印模托盘,托盘柄1连接设在外壁3的外侧近中部,外壁3与内壁4的端部由远中弓5连接围砌成正反面对称的呈全口牙列状的弧形放料槽6,该弧形放料槽6由间隔网7连接而成,在外壁3与内壁4相对放料槽的内侧均布有一排圆柱状的内凸柱8,内凸柱8的端部呈球面状,球面直径为1.0mm,在外壁3与内壁4背对放料槽的外侧均布有一列圆球状的外钉突9,其直径为1.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在托盘的间隔网7两侧的放料槽6里均填上适量调好的印模粉,再顺时针方向旋转放到病人的口中牙列中,令病人将上下牙咬合即可,约3分钟待印模粉完全固化后,让病人张口,并将印模小心取出,然后将其放在石膏震荡仪上用硬石膏或超硬石膏灌模,待石膏完全凝固后,先脱对合模模型,再脱主模,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基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华,未经陈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