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575.2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5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连接器端子卡扣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有:其有一用于将该端子固定于连接器中的一固定部;一从上述固定部延伸出的接触部;接触部与线材连接,其连接方式通常为焊锡点锡,此种工艺必须仰赖全人工方式作业,往往造成焊接不良及时间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方便使用及使端子与线材连接性能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有一用于将该端子固定于连接器中的一固定部,一从前述固定部延伸出的接触部;此接触部与上述固定部折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斜面,该第一斜面顺延一定距离后,反折形成一第二斜面,此面与第一斜面成一夹角,该两斜面交接处,设有一供线材穿过的孔洞,且该第二斜面伸延一定距离,折出一下压块,压块与斜面成一定角度。连接线材时,将线材穿过上述第一斜面跟第二斜面相连处的孔洞,同时,压制下压块,使其将线材压制在第一斜面,并使三者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下压块的末端特设一缺口,此缺口为特别对应线材所设,端子正是利用此缺口将线材卡扣其中,使线材与端子的接触更为紧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能使得连机器与线材具有更好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有一用于将该端子固定于连接器中的一固定部10,一从前述固定部10延伸出的接触部20,其材质为韧性的材质较佳;此接触部20与上述固定部10折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斜面21,该第一斜面21顺延一定距离后,反折形成一第二斜面23,此面与第一斜面21成一夹角,该两斜面交接处,设有一供线材30穿过的孔洞22,此孔洞22形态因线材30而定;上述第二斜面23伸延一定距离,折出一下压块24,压块24与第二斜面23成一定角度。
连接线材30时,将线材30穿过上述第一斜面21跟第二斜面23相连处的孔洞22,同时,压制下压块24,使其将线材30压制在第一斜面21,并使三者紧密接触(如图3所示)。
另,为使线材30与端子的接触更为紧密,其下压块24的末端特设一半圆型缺口25,此缺口25为特别对应线材30所设,按下下压块24,此下压块24的半圆型缺口25刚好卡扣住圆形线材30,使其对线材30的限定更稳固;该下压块24的长度、缺口25形状及此下压块24与第二斜面23形成的角度需根据线材30而定。
为方便组装,上述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23相连触形成的夹角,成锐角为较佳,能节省组装时间,及保护上述连接处不因过度弯折而损伤。
一个或者多个该种端子,组合成连接器;将一个本新型所述的端子,半封闭于一壳体40内,则可组合成一连接器(请参阅第4图)。
或者将多个本新型端子,并排设置,由一外壳半封闭,可组合成一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