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学透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030.3 | 申请日: | 200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8 | 分类号: | G10K11/18;H04R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学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学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声学透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声音的运用也不断完善,由最初的交流、指示、宣传等简单的应用,发展到如今的娱乐享受的水平。现在的人造声源一般都是扬声器,扬声器最初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扩大声压的场合,由于单个扬声器的功率有限,对于开阔或嘈杂的环境单个扬声器的作用就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人们总是将多个扬声器组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声压,使音量得到提高,对于只需要提高音量的时候,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为了使音量在提高的同时能同步提高音质,那么上述的方法就没有实际效果,因为在较大的空旷场地上使用多个扬声器组合虽然能达到要求的声压而提高音量,但多个扬声器之间的组合又会产生声波干涉,使音质效果降低,因此需要有一种声波转换装置,能提高音量的同时也能保证音质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声学透镜,它能降低多个扬声器之间产生的声波干涉,因此在提高音量的同时能改善音质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声学透镜,其特征是:它包括号角状的透镜壳体,以及开设于透镜壳体内且长度相等的多条通道,所述每条通道都由相邻的两条弧形隔板并行排列形成,且所有通道出口呈线性排列;所述隔板分为多级且隔板长度逐级缩短;所述隔板分为三级,第一级隔板有一条,第二级隔板有两条,第三级隔板有四条;所述透镜壳体的通道出口处的通道口宽度相等;所述透镜壳体的通道入口处带有一个安装面板,且安装面板与透镜壳体外壁之间设有肋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音响系统配合,可将每个扬声器形成的点声源转换成线性声源,因此可有效解决多个扬声器之间产生的声波干涉,在提高音量的同时能同步保证声音的音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内部结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各通道内的声波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声学透镜,它的外形呈号角状,主要组成部分为透镜壳体1,以及位于透镜壳体1内的多条通道2,在透镜壳体1内的通道入口处有一个安装面板4,通过此安装面板4可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于扬声器上,在安装面板4与透镜壳体1结合的地方设有肋条5,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再参照图2中的剖示图,为图1中A-A向剖示图,通道2即为相邻的两个隔板3并行排列后之间形成的间距构成,隔板3分为多级,并且逐级隔板的长度是递减缩短的,本实用新型中隔板3分为三级,第一级隔板31有一个,形状为两头细而中间粗,边缘处为弧形,位于透镜壳体1中间,将通道入口分隔成两个通道;第二级隔板32有两个,分别位于上述由第一级隔板31隔开形成的两个通道内,将上述两个通道再次分隔成四个通道,其形状比第一级隔板小,也为两头细而中间粗,边缘处呈弧形,第二级隔板32分别位于第一级隔板31的两侧;第三级隔板33有四个,分别位于上述由第二级隔板32隔开形成的四个通道内,将上述四个通道分隔成八个通道,第三级隔板33分别位于第二级隔板32的两侧,它们呈片状,其尾端位于通道出口22处,在此形成八个通道出口22,因此这八个通道出口22呈线性排列,并且它们的宽度一致,也就是透镜壳体1内包含有八个通道2,由于所有隔板3的边缘处呈一定的弧形,使得这八个通道2由入口到出口之间的长度是相同的。
再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声波传输示意图。对照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通道入口21即为透镜壳体的焦点,声波由此进入透镜壳体1,被第一级隔板31分成两道声波,分别进入由第一级隔板31分隔开的两个通道2内,此两道声波然后碰到第二级隔板32而被分成四道声波,分别进入由第二级隔板32分隔开的四个通道2内,接着便碰到第三级隔板33而被分成八道声波,分别进入由第三级隔板33分隔开的八个通道2内,最后由八个通道出口22传播出透镜壳体1。由于八个通道2的长度相同,内部的声波介质也相同,因此声波由入口传播到出口的时间也相同,这样最终的声源就没有时间差,而能保持一致的声音。
本实用新型可将点声源转换成线性声源,在提高了声音音量的同时,保证了多个声源的同步性,因此其音质也得到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