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全自动家用煎药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149.0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詹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欣然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自动 家用 煎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全自动家用煎药壶。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煎熬中药费时麻烦,普通的家庭电加热器具很难控制熬剩的药液量,人们对此提出了一些新颖设计。国内出现了具有高出壶体底面加热体的电药壶,利用藏于加热体内表面的温控器感应壶内药液煎熬的程度,自动控制剩余药液量。专利号为ZL200620062446.8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煎药壶,虽然该全自动煎药壶较好地解决了控制剩余药液量的问题,但仍然存在的缺点有:(1)药物会粘贴在金属加热体的表面,不能有效的避免烧焦药物,同时也会影响金属加热体的热传导性能;(2)金属加热体在高温下有可能释放出诸如重金属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药物粘贴在金属加热体上烧焦和金属加热体在高温下有可能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物质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家用煎药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全自动家用煎药壶,包括壶盖、壶体、底座、加热体,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壶体的底部,所述的加热体固定在底座上面,所述的加热体表面固化有一层耐高温陶瓷油或耐高温纳米陶瓷油。
所述的加热体为“凸”型状,且底座还设有电源接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加热体的表面固化有一层耐高温陶瓷油或耐高温纳米陶瓷油,能够有效避免药物粘贴在加热体表面,提高加热体的热传导性能;
(2)能有效避免金属加热体在高温下有可能释放出诸如重金属锰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3)加热体设计成“凸”型,便于同药液充分接触,使药液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壶盖1设置在壶体2上面,底座3固定在壶体2的底部。“凸”型加热器4则固定在底座3上面,高出壶体2底面的“凸”型加热器4能够同药液充分接触,增大药液的受热面积,可以使药液受热均匀。在“凸”型加热器4的表面,固化有一层高温陶瓷油或耐高温纳米陶瓷油6。该高温陶瓷油或耐高温纳米陶瓷油6既能有效的避免药物粘贴在加热体的表面而被烧焦,提高加热体的热传导性能,又能避免因金属加热体温度过高而有可能释放出诸如重金属锰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底座3的内部还设有电源接头7,便于同电源相连。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欣然,未经詹欣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参卵营养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节水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