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8791.9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4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松能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A61M5/178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地址: | 515300广东省普宁市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安全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尤其是一种使用后能使钢针回弹至注射筒内的安全式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使用不卫生的注射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传染,一次性注射器已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为了杜绝人为的回收重复使用,人们在一次性注射器上设置自毁装置。但是,普通的自毁式注射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注射器的重复使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传染,但注射器使用后由于钢针外露使得废弃的注射器在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中产生诸多的不便,仍有可能刺伤医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造成病毒细菌的感染。
中国专利曾公开过多项钢针回缩自毁安全式注射器,但其结构的特点是在针座与注射筒上端内部之间设置回弹弹簧,使用所述注射器注射后,在弹簧的作用下,钢针连同针座被回弹入芯杆的空腔内,防止注射器使用后由于钢针外露刺伤有关人员的现象发生,达到安全的目的。所述的注射器,其不足之处是结构及装配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注射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及装配工艺简单,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包括钢针、针座、注射筒和位于注射筒内的芯杆,针座的上部装设钢针,下端设有凸环,在凸环周壁与注射筒上部内壁之间设置垫圈;所述芯杆为空心筒状结构,芯杆内设置弹簧,其上配置胶塞,下端设置底塞,上部设有缩径管段,缩径管段配置端塞,在缩径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卡凹槽,在端塞的外周壁上设有卡凸环,卡凸环与卡凹槽卡扣配合,在端塞与针座下端之间,设置钢针回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包括钢针、针座、注射筒和位于注射筒内的芯杆,所述注射筒为组合式结构,由筒体和外针座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在外针座的下部设有外螺纹,筒体顶端设有套筒和夹层螺纹,在针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卡凸环,在外针座的内周壁上设有与卡凸环匹配的卡凹槽,所述芯杆为空心筒状结构,芯杆内设置弹簧,其上配置胶塞,下端设置底塞,上部设有缩径管段,缩径管段配置端塞,在缩径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卡凹槽,在端塞的外周壁上设有卡凸环,卡凸环与卡凹槽卡扣配合,在端塞与针座下端之间,设有钢针回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钢针回拉装置可由设置于针座下端的卡钩、设置于端塞上端的卡环和置于芯杆腔内且套于端塞下部的弹簧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胶塞可为弹性胶塞,包括下环、中环和上环,下环和中环为连体连接,上环通过弹性压缩环与中环连接,在弹性胶塞的轴孔上,设有凹槽。弹性胶塞应用在弹簧式安全自毁注射器之后,可在不改变注射器结构的前提下,胶塞可到达“0”刻度位置,药物注射后残留于注射筒内的药物符合有关质量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装配工艺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流水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1使用后钢针回缩至空心芯杆内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弹性胶塞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3钢针回缩工作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3使用后钢针回缩至空心芯杆内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针套 2、钢针 3、针座 4、垫圈 5、卡钩 6、卡环7、胶塞 70、弹性胶塞 71、下环 72、中环 73、上环 74、凹槽 75、弹性压缩环 8、弹簧 9、端塞 10、注射筒 11、芯杆 12、底塞 13、止误块 14、凸环 15、筒体 16、外针座 17、外螺纹 18、夹层螺纹 19、套筒 20、卡凸环 21、卡凹槽 22、填胶腔 23、卡凸环24、卡凹槽 25、缩径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松能,未经罗松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7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硅的提炼提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