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031.X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9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普;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520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系统 中的 干燥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过滤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
背景技术
在制冷循环系统(如空调等)中,如制冷剂中混有酸、水份及杂质,包括加工管道残留的碎屑、氧化皮等,而该些组份均会在毛细管和膨胀阀产生“冰堵”或“脏堵”,致使制冷剂不能流通循环,进而影响到制冷循环系统正常工作;因此,市面上出现各种形式的干燥过滤设备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顾名思义,该干燥过滤器是采用干燥,过滤组合设计,其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中可用于保护其中制冷剂清洁干燥的最佳组件;而现有的干燥过滤器通常包括有壳体、分子筛以及过滤网等构件,其中该过滤网是采用冲压加工而成的金属板网,成本高,效率低,且冲压产生的微小毛刺,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过滤网网孔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具有过滤精度高,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之功效。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其包括:
一筒体,由中空主体部和与中空主体部相通的进气管、出气管;
一过滤网,由蚀刻板网焊接成圆筒状,其横向设于中空主体部内,且一端与出气管口连通;
一分子筛,其包覆于过滤网上。
上述过滤网为不锈钢材料。
上述过滤网是由复数个孔洞阵列排布而成,其中每个孔洞的直径为0.35cm,而横向或纵向排列的相邻孔洞中心距为0.65cm。
上述进气管设于中空主体部的侧壁上,而出气管设于中空主体部的端部。
上述中空主体部由一底盖密封,而过滤网一端由一底座密封,在该底座与底盖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采用蚀刻金属板网代替现有的冲压金属板网制成的过滤网,其过滤精度相对提高,且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和分子筛形成的滤芯能够通过拆装底盖可进行更换,并且滤芯位置可通过弹性元件进行调整安装,有效地方便生产组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展开后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包括筒体(1)、过滤网(2)、分子筛(3),其中:
筒体(1),由中空主体部(11)和与中空主体部(11)相通的进气管(12)、出气管(13),上述进气管(12)设于中空主体部(11)的侧壁上,而出气管(13)设于中空主体部(11)的端部。上述中空主体部(11)底部由一底盖(4)通过螺钉(5)与其固接,起到密封效果。
过滤网(2),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且由蚀刻板网焊接成圆筒状,其横向设于中空主体部(11)内,且一端与出气管(13)的管口连通,另一端固接一底座(6),起到密封效果;在该底座(6)与上述底盖(4)之间具有一弹性元件(7)。
分子筛(3),其包覆于过滤网(2)上,其与过滤网(2)组合形成滤芯。
上述组配方式如下:过滤网(2)由蚀刻板网焊接成圆筒状,外部包覆有分子筛(3),该过滤网(2)与接头焊接成一体,最后与底座(6)上密封盖螺纹连接,装于中空主体部(11)内,再装入弹性元件(7)后通过螺钉(5)将底盖(4)装上,由弹性元件(7)压紧,如此,由过滤网(2)、分子筛(3)组合而的滤芯可通过拆装底盖(4)进行更换,并且滤芯位置可通过弹性元件进行调整安装,有效地方便生产组配。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当气体从进气管(12)进入中空主体部(11)内,经分子筛(3)、过滤网(2)滤除其中的水份、杂质等后,从出气管(13)进入下一工序;其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加予详述。
如图2,上述过滤网(2)是由复数个孔洞(21)阵列排布而成,其中每个孔洞(21)的直径R为0.35cm,而横向或纵向排列的相邻孔洞(21)中心距H为0.65cm,如此使过滤精度会更高。
本实用新型设计重点在于采用蚀刻金属板网代替现有的冲压金属板网制成的过滤网,其过滤精度相对提高,且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筒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庆新安制冷设备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