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腕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075.2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欣泉;许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欣泉;许欣海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20000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自动化及身份识别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识别装置的智能腕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要用到身份识别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多。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这种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现在一般是采用卡片来装载这种识别芯片,如身份识别卡等,这些装置存在着容易丢失,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用于身份识别的智能腕带。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腕带,包括环形的柔性腕带体,所述的柔性腕带体内设有电子芯片,所述的电子芯片上存储有能被外部读写机读取的识别代码。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腕带体可方便地配戴在手上,通过外部便携或固定于工作站的读写机具读取柔性腕带体内的电子芯片内的识别代码,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至中心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心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根据得到的识别代码检索到相应的信息后将数据回传,并在便携设备或工作站上将查询结果显示出来,从而完成一次身份识别服务。本实用新型有着易于配戴,不易丢失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腕带,包括环形的柔性腕带体1,柔性腕带体1可由硅胶制成,大小与人体的手腕相适应。所述的柔性腕带体1内设有电子芯片2,电子芯片2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所述的电子芯片2上存储有能被外部读写机读取的识别代码。所述的电子芯片2可为RFID芯片。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RFID芯片进入外部读写机的磁场后,如果接收到外部读写机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识别代码等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外部读写机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心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和检索,并将查询结果显示出来,从而完成一次身份识别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欣泉;许欣海,未经许欣泉;许欣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