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旁通回路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243.8 | 申请日: | 200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张辉;钟明生;叶务占;韩鹏;邵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旁通 回路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提高能效的带有旁通回路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国标GB 12031.3《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正式实施,各空调器厂家都争先研究提高空调器能效比的方法。现有的普通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是一封闭的串联式构造,各个制冷部件依次连接,如图1所示,该图表示了现有普通空调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外换热器、节流元件等部件,各个部件通过冷媒管道连接,当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剂的流向: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元件4→室内换热器5→四通换向阀2→压缩机1;当空调进行制热运行时,制冷剂的流向: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室内换热器5→节流元件4→室外换热器3→四通换向阀2→压缩机1。在该循环系统中,压缩机只能吸入经过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换热的制冷剂,不能对压缩机的吸气量进行补充。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带有两个吸气口的压缩机,虽然解决了压缩机吸气不足的问题,但是该压缩机的价格昂贵,而且应用该压缩机的系统中阀门众多,控制复杂,不适合推广,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控制简单、又能增加压缩机吸气量的空调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旁通回路的空调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带有旁通回路的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室外单元和至少一室内单元,其中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室内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各个设备之间用冷媒管道连接,它的第一个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或室外单元内还连接有一旁通回路。
它的第二个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流入端与第一换热器的A端连接,制冷剂流出端与第二换热器的B端连接。
它的第三个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的制冷剂流出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制冷剂流入端与第二换热器的B端连接。
它的第四个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A端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B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C端与第一换热器的B端连接,D端与第二换热器的B端连接。
它的第五个特征在于:所述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流入端与第一换热器的A端连接,制冷剂流出端与四通换向阀的B端连接。
它的第六个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储液罐,所述的储液罐的制冷剂流出端与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制冷剂流入端与四通换向阀的B端连接。
它的第七个特征在于:所述的旁通回路上连接有一流量控制装置。
它的第八个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它的第九个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为热力膨胀阀。
它的第十个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为毛细管。
它的第十一个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为短管节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加了压缩机的吸气量,增大了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密度,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率,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制冷剂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制冷剂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的带有旁通回路的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室外单元和至少一室内单元,其中室外单元包括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第一换热器13,节流元件14,室内单元包括第二换热器15,各个设备之间用冷媒管道连接,在所述的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之间或室外单元内还连接有一旁通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四通换向阀12和储液罐16,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A端与压缩机11的排气端连接,B端通过储液罐16与压缩机11的吸气端连接,C端与第一换热器13的B端连接,D端与第二换热器15的B端连接。节流元件14为毛细管,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流入端与第一换热器13的A端连接,制冷剂流出端与四通换向阀12的B端连接。在旁通回路中还连接有流量控制装置17,可以控制流经旁通回路的制冷剂流量。本实施例中,流量控制装置17采用的是电子膨胀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肥厚幽门固定牵拉器
- 下一篇:一种汽油机尾气催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