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洗用沥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297.4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肖连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球防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2362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用沥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表面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清洗用沥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做表面清洗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在清洗液中经过多道清洗。然而,在先清洗槽中的清洗液中清洗下来的污物较多,当物件进入在后清洗槽中清洗时,容易将污物带入在后清洗槽中,对在后清洗槽中的清洗液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清洗用沥槽装置,以减轻物件进入在后清洗槽时的污染程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洗用沥槽装置,该装置包括:清洗槽、清洗框,所述清洗槽边上固定有铁杆,所述清洗框设有挂钩,所述清洗框架设于清洗槽上时,清洗框上的挂钩勾住铁杆,清洗槽的一测缘倾斜抵住清洗框。
优选地,所述清洗框设有一对手柄。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框上设置有挂钩,挂钩勾住清洗槽上的铁杆,清洗槽的一端抵住清洗框,使得清洗框架设于清洗槽上,将清洗框在第一清洗槽中清洗完沥干后再放入下一清洗槽中清洗,防止第一清洗槽中的污渍带入下一清洗槽中,提高清洗剂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清洗槽1及清洗框2,所述清洗槽1一边设有一突出的铁杆11,所述清洗框2中部设有一对挂钩21。清洗框2架设于清洗槽1上时,挂钩21勾住铁杆11,清洗槽1的一侧缘倾斜抵住清洗框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清洗框2上还设有手柄2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球防锈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球防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 下一篇:抗震型工业无线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