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飞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336.0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3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杰 |
主分类号: | B64C25/56 | 分类号: | B64C25/5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坠落 保护装置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飞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飞机在高空出现意外时的情况是非常可怕的,目前,在飞机现有飞行当中,紧急事故处理无法解决,始终存在着无法排除的空中故障问题,以往的飞机,尤其是民航飞机,一旦发生飞机腹部起落架失控故障,就难免一场空难,机毁人亡,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世界各地每年都有飞机高空遇险事故的发生,损失惨重,各国对此也非常重视。随着空中交通的繁忙,以及自然环境日趋恶劣,坠机事故时有发生。避免发生空难事件,保护飞机的安全与机上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的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飞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和机身尾部,在机身上的腹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夹层,夹层内设置有气垫装置和高压输气装置,气垫装置与高压输气装置连通。
所述的气垫装置充气后为长方体气垫。
所述的气垫装置为向内凹陷形成缓冲区。
所述的高压输气装置有输气管,输气管与气垫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由于飞机上安装气垫装置,该气垫装置与气流管道连通,使飞机在飞行时遇到突发性故障,但又难以排除时,紧急情况下,启动气垫装置,不论在地面降落或在水面降落都可保护飞机的安全,给国家和人民挽回巨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启动气垫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启动气垫装置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有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5,一种具有坠落保护装置的飞机,包括机身1、机翼2和机身尾部3,在机身1上的腹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夹层11,夹层11内设置有气垫装置4和高压输气装置5,气垫装置4与高压输气装置5连通,所述的气垫装置4充气后为长方体气垫,所述的气垫装置4为向内凹陷形成缓冲区7,所述的高压输气装置5有输气管6,输气管6与气垫装置4连通。
机身1上的腹部的可开闭的夹层11内设置有气垫装置4,该气垫装置4与输气管6连通。当飞机出现险情时,由机舱内控制打开腹部开闭式夹层11,由高压输气装置5通过输气管6迅速对气垫装置4充气,使气垫装置4完全露在夹层外,进行充气达到预定气压要求,气垫装置4形成一个外圈为长方体气垫。在飞机下落过程中气垫装置4有一定面积,气垫装置4为中央向内凹陷形成缓冲区7,缓冲区7对原有的气流产生阻力,使气流发生改变形成涡流,还会使上表面的压强小于下表面压强,产生压强差,这种气动力称做吸力有向上提升功能。不管飞机落向地面或水面都起到托起作用,减少冲击力,确保安全下落。如飞机向地面降落,当要与地面接触,气垫装置4的缓冲区7可以起到二次减缓冲击力功能,第一次外圈高出中心形成一个空心缓冲区7,里面的空气和气垫装置4受到飞机自重的压力反变成托力,减少一部分的冲击力产生一次缓冲功能;第二次缓冲是在机身腹部设有低于外圈的气垫装置4,当外圈受力过大收缩到一定程度腹部装置进行二次缓冲起到托起与减少冲击力度作用,防止机身因冲击力过大撞击地面引发爆炸,达到安全落地的作用。如果飞机向水面降落与地面所有功能相同,但气垫装置4会产生一定排水量,飞机能象舰船一样漂浮在水面,达到安全救生作用。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杰,未经陈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