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刺破式自毁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418.5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6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松能 |
主分类号: | A61M5/50 | 分类号: | A61M5/50;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地址: | 515300广东省普宁市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破 自毁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尤其是一种使用后注射器自身破坏的自毁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使用不卫生的注射器而造成病毒的交叉传染,一次性注射器已在医疗领域被广泛使用。为了杜绝人为的回收重复使用,人们在一次性注射器上设置自毁装置。作为自毁注射器,刺破式自毁注射器是其中之一,也是较常用的一种。
现有刺破式自毁注射器,较多采用芯杆刺破注射筒顶壁的技术方案,所述技术方案虽能达到刺破自毁的效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注射后残留于注射器中的药液会从破口处外溢,污染环境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刺破式自毁注射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刺破后残留于注射器中的药液不外溢,不污染环境卫生的刺破式自毁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套、钢针、针座、注射筒和芯杆,在芯杆的前端装设胶塞,芯杆前端中间设有通孔,通孔与通气孔相连;在胶塞的端部上设有一与胶塞连体且能封闭所述通孔的封口膜;在注射筒顶部中间设有刺锥,刺锥上制有通液孔,当胶塞前端行至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的长度应能达到刺破封口膜的位置;在芯杆与注射筒之间,设有止误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所述通孔上,设置阻隔膜,使刺锥同时刺破阻隔膜和封口膜,当胶塞前端行至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的长度应能达到刺破封口膜和阻隔膜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止误装置可由设置于注射筒下部内壁的凸环和设置于芯杆外壁上的至少一对凸点构成。采用凸环、凸点代替现有的止误块,使其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除具有刺破式自毁注射器功能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对装配工艺要求不高,产品合格率高等特点,适用于流水线大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针套 2、钢针 3、针座 4、通液孔 5、刺锥 6、胶塞 7、封口膜 8、通孔 9、阻隔膜 10、通气孔 11、注射筒 12、芯杆 13、止误块 14、凸环 15、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刺破式自毁注射器,由针套1、钢针2、针座3、注射筒11和芯杆12和胶塞6构成,芯杆采用“+”形芯杆,芯杆的前端装设胶塞6,在芯杆前端的中间设有通孔8,通孔与通气孔10相连;在胶塞的端部设有一与胶塞连体且能封闭所述通孔的封口膜7;在注射筒顶部中间设有刺锥5,刺锥上制有通液孔4,当胶塞前端行至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的长度应达到刺破封口膜的位置;在注射筒下部内壁设置凸环14,在芯杆外壁上设置二对凸点15,凸环和凸点构成自毁注射器的止误装置。
其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临床使用时,取下针套,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抽取药液,也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药液注射。由于在注射筒下部内壁设置凸环14,在芯杆外壁上设置二对凸点15,凸环和凸点产生的卡扣阻力能防止装运过程刺破封口膜,避免因封口膜被刺破造成注射器报废;凸环和凸点也为装配提供定位依据。在注射操作过程中,当上推芯杆12,胶塞前端接近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5将封口膜7刺破,使注射器失去吸推药液功能,达到自毁的目的。凸环和凸点仅产生较小的卡扣阻力,不影响注射器的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刺破式自毁注射器,由针套1、钢针2、针座3、注射筒11和芯杆12和胶塞6构成,芯杆采用“+”形芯杆,芯杆的前端装设胶塞6,在芯杆前端的中间设有通孔8,通孔与通气孔10相连,在所述通孔上,设有阻隔膜9;在胶塞的端部设有一与胶塞连体且能封闭所述通孔的封口膜7;在注射筒顶部中间设有刺锥5,刺锥上制有通液孔4,当胶塞前端行至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5的长度应足以同时刺破封口膜7和阻隔膜9;本实施例的止误装置采用传统的做法,即由设置在芯杆的下部止误块13构成。
其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临床使用时,取下针套,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抽取药液,药液注射前,去除止误块13,然后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药液注射。当上推芯杆12,胶塞前端接近注射筒“0”刻度位置时,刺锥5首先将封口膜7刺破,然后再将阻隔膜9刺破,使注射器失去吸、推药液功能,达到自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松能,未经罗松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