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冲床模具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698.X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启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6 | 分类号: | B30B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清瑕 |
地址: | 51032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冲床 模具 打击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床冲模装置,特别是数控冲床冲模上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数控冲模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为了保持打击头组合封闭高度不变,大多采用筒形结构,即将脱模弹簧预压在一个套筒内,打击头(包括其夹紧机构)及止环部分被封闭在套筒内,以保证打击头下行距离,使得脱模弹簧的自由高度较短,影响了打击头组合的使用寿命,很难重复使用,而更换脱模弹簧在使用现场又是非常困难的。也有的打击头组合装置,虽然脱模弹簧自由高度较长,但改变了导套的结构尺寸,通用性不好。以上原因影响了打击头组合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冲床模具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在保证打击头组合标准封闭高度不变及导套结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延长脱模弹簧的自由高度,从而提高脱模弹簧的寿命,使得打击头组合具备重复使用的功能,并且可利用原有的标准导套,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数控冲床模具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的止环组合件活动的套置在打击头的下部,止环组合件上设有的上小下大的中心台阶孔与打击头的下部设有的相应的台阶形外圆柱面活动配置,两者的台阶面相扣止位。
以上所述的止环组合件可以由止环和外罩组成;止环由呈上大下小台阶状的轴向剖分的两半环组成,其中心孔为上小下大的台阶孔,其中心小孔套置在打击头的下部的小端上,其中心大孔套置在打击头的下部的大端上,止环下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环型沟槽,沟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外罩为设有台阶孔的圆环,其上部内孔套置在打击头的下部的小端上,其下部内孔套置在止环的上部,且外罩的下端面与止环的上部的下端面平齐,设有螺钉将外罩与止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止环组合件可以由止环、卡环和外罩组成;止环为呈上大下小台阶状的圆环,其中心孔套置在打击头下部的大端上,其下部的外圆柱面上设有环形沟槽,沟槽内设有橡胶密封圈;卡环由轴向剖分的两半环组成,其内孔套置在打击头下部的小端上;外罩为从上到下设有小、中、大三个台阶孔的圆环,其上孔套置在打击头下部的小端上,其中孔套置在卡环的外圆柱面上,其下孔套置在止环上部的外圆柱面上,该下孔的上端底部与卡环下端面齐平,且外罩的下端面与止环的上部的下端面平齐,设有螺钉将外罩、卡环与止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打击头头部沿轴向可以设有一沟槽,头部下端为倒锥形,设有锥孔的环形垫圈套置在该锥体上,打击头的头部上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设有紧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工作时,打击头头部在NCT锤头锤压下向下运动,带动导套下端面压住被冲裁的板材并继续下压,固定在打击头上的冲头沿着导套内孔向下冲裁板材。与打击头下行的同时,其套筒下端台阶外径沿着止环组合件中心的台阶内孔下行,脱模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回程时,NCT锤头释放,被压缩储能的脱模弹簧推动打击头连同冲头上行,工件卸料,直到冲头上行至止环组合件的止环的上小下大的台阶内孔与打击头的圆筒状下端部的上小下大的外圆柱台阶相扣为止。
当固定在上模打击头组合装置上的冲头刃口发生磨损需要重新刃磨时,可用内六角扳手向下拧紧打击头头部的两个紧定螺钉,推开打击头头部下面的环形垫圈,打击头头部的开口槽弹性恢复,松开冲头上与之相联结的外螺纹,便可从打击头组合上取下冲头。当需安装新冲头或经刃磨过的冲头时,将其拧入打击头头部,调节冲头的伸出长度,向上松开两个紧定螺钉,脱模弹簧的预压力使环形垫圈的内锥孔压迫打击头头部下端的外锥,使其内螺纹收缩,从而夹紧冲头上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一,在保证打击头组合件标准封闭高度不变的前提下,运用标准长度的脱模弹簧,在卸料力不变的情况下脱模弹簧寿命延长,使得打击头组合件可重复使用;其二,不改变导套的结构与尺寸,只要配备本打击头组合件,原有的冲头及导套便可继续使用;其三,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之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A-A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之二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沿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启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启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6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泪道探针
- 下一篇:火力发电厂中速磨煤机旋转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