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光杯及采用该配光杯的路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789.3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8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蒋金波;杜雪;李荣彬;张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蒋金波;杜雪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10;F21V7/22;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光杯 采用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所述方法的照明灯具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配光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灯具,一种使用上述配光杯的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一般包括灯杆,安装在灯杆顶端的灯头,灯头内安装有配光杯,配光杯内设置有光源。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向立体空间呈朗伯体辐射,对于道路照明来说,我们仅仅需要向下一个方向的照明就够了,所以,配光杯的作用就在于将点光源向上和水平方向发散的光线向下反射,以提高照明效率。现有的配光杯一般是喇叭状的,光线经配光杯作用后,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这种结构的配光杯,其反射壁设计不够科学,部分光线需要经过二次或多次反射后才能射出配光杯外,甚至有部分光无法反射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光能的浪费;再者,由于这种配光杯照射到路面形成圆形光斑,这样,该配光杯反射的光线就会有部分照射到路外面,又会有部分与路另一侧的路灯发生重叠,造成的光能的浪费;同时,由于路灯在道路的长度方向分布较短,所以还需要在单位长度内安装较多的路灯才能保持道路亮度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发出长方形光斑,出光率高,亮度高,照明均匀的配光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配光杯,包括杯底和杯壁,杯底和杯壁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杯底中央用于安装光源,其特征是:杯底为长方形,所述杯壁内表面为内凹弧面,杯壁绕杯体边缘围置,构成长方形的杯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杯口为长方形,可以产生长方形的光斑,使得本发明可以在狭长空间使用,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光线射出杯口的形状为长方形;又由于杯壁内表面为内凹弧面,杯壁绕杯体边缘围置,构成长方形的杯口,使得反射光线可以产生与主光斑相似的长方形光斑,两者叠加,照明亮度更高,光斑更均匀,照明效率更高。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改进:
一种配光杯,包括杯底和杯壁,杯底和杯壁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杯底中央用于安装光源,其特征是:杯底为长方形,所述杯壁内表面为内凹弧面,杯壁绕杯体边缘围置,构成长方形的杯口。
其主出光角度为一预定值,所述杯壁的内凹弧面为根据斯涅尔定律用积分迭代法计算的自由曲面,该自由曲面上杯口的反射光线的出光角度与主出光角度相同,由杯口至杯底的反射光线的出光角度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渐变。
所述杯口至杯底内壁的反射光线的出光角度均匀变化。
在配光杯长度方向上,其主出光角度为30°;照射到配光杯杯口内壁的反射光线的出光角度由杯口至杯底依次以30°~0°渐变。
在配光杯宽度方向上,其主出光角度为62°;照射到配光杯杯口内壁的反射光线的出光角度由杯口至杯底依次以62°~30°渐变。
所述杯底中央设置有一光源安装孔。
所述反光层为铝电镀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地面上形成长方形光斑,出光亮度高,照明更均匀的路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路灯,包括灯杆,安装在灯杆顶部的配光杯,配光杯内设置有光源,所述配光杯为上述的配光杯,杯口的长边与马路方向同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配光杯能产生长方形,亮度高,照明均匀的光斑,与圆形的光斑相比,在相同的照明强度下,两灯杆间的距离可以相隔更远,这样在单位长度的马路上安装路灯的数量可以更少,达到节省路灯数量和节能的效果。
所述灯杆顶部安装有多个配光杯,每一配光杯内各设置有一光源。
所述的多个配光杯整齐排列或交错排列。
所述光源为大功率LED。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配光杯内壁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配光杯宽度方向配光方案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配光杯长度方向配光方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路杯壁曲面截面曲线的数学模型;
图5是本发明路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路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路灯的第二实施例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路灯的第二实施例的灯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蒋金波;杜雪,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蒋金波;杜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阔叶型减速驱动潜水推流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软轴芯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