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壶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9883.9 | 申请日: | 200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4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刘宝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54 | 分类号: | A47J31/5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水壶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特别是实现发热盘与壶体连接的电热水壶密封圈。
背景技术
现有电热水壶的发热盘一般通过密封圈与壶体连接。中国专利号ZL20062 0084088.0中公开一种密封结构改良的电水壶,包括环形的壶壁和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设于壶壁内的底部位置,其顶面和壶壁一起共同围成盛水的空间,该壶壁内侧面近底部位置设有一定位面,该定位面与加热装置顶面边缘位置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夹设有一密封圈,加热装置底面边缘位置设有一将其向上顶紧的卡环,该卡环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卡扣,壶壁内侧面相应位置设有与各卡扣配合以使卡环与壶壁相对固定的卡槽。该结构的密封圈结构简单,但需要较多的零件装配才能保证其稳定性及密封性,安装复杂。为此,一些商家从密封圈的结构着手,简化了发热盘安装的工序。如附图1所示,密封圈10外壁和内壁均环设有两道截面呈半圆形的凸缘11和12,底部向内凸出有包边13与发热盘连接。该结构安装方便,但密封圈结构复杂,加工较困难,且成本相对较高,不便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快捷、生产容易且成本低的电热水壶密封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热水壶密封圈,包括由外到内顺序连接的壶体、环状密封圈和发热盘,密封圈压紧连接在壶体内壁与发热盘外壁之间,其结构特征是密封圈外壁环设有凸筋,内壁平直与发热盘紧贴。
所述密封圈的凸筋截面呈梯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与密封圈连接为一体,且设置有一环及以上。密封圈顶面外边缘设置有倒角,安装更容易配合。
所述发热盘外壁底部外翻出承托边,与密封圈底面连接,以避免密封圈下滑。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盘通过密封圈与壶体连接,工序简单。密封圈外壁环设有梯形凸筋,而内壁保持平直与发热盘紧贴,防漏性能好,且加工容易、成本低。其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强、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和图3,本电热水壶密封圈包括由外到内顺序连接的壶体1、密封圈2和发热盘3,密封圈压紧连接在壶体内壁与发热盘外壁之间。密封圈2呈环状,内壁平直,顶面外边缘设置有倒角2.2;外壁环设有两道截面呈梯形的凸筋2.1,凸筋与密封圈2连接为一体。发热盘3外壁底部外翻出承托边3.1,与密封圈底面连接,使密封圈连接更稳定,不下滑。
上述密封圈由耐热的软体材质制成,壶体由金属、塑料、玻璃或陶瓷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
- 下一篇:一次性高效牙科印模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