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门锁锁头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121.0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蒋赤石;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霸菱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2 | 分类号: | E05B15/02;E05B4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523900广东省东莞市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门锁 锁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指电子门锁锁头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门锁均包括用智能卡开启的副锁和用机械钥匙开启的主锁,人们常常采用智能卡开启副锁的方式开门,在智能卡遗失、忘记密码等特殊情况时才采用机械钥匙开启主锁,在一般情况下主锁不需要用到,如果主锁直接露在锁的表面,容易被灰尘污染,同时也不美观。现有的智能卡门锁一般也有锁头盖将主锁盖住,锁头盖主要采用摩擦式结构、卡簧式结构、锁头盖上设有小孔旋转式结构,但往往需要通过专用工具取出锁头盖,比如利用吸盘取出、勾子工具勾出,这样使用不方便,同时打开时,由于用力不平衡易丢失、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电子门锁锁头盖装置,其结构科学合理且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不需借助外部工具就能打开锁头盖,同时美观、防尘、且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按钮、盖体、外覆板,圆形的盖体上设有通孔,盖体的内端面设有凹槽,盖体的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外覆板上开设有容置盖体的容置区,盖体置于容置区内,通孔内安装有按钮,按钮与外覆板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的按钮上开设有卡簧槽。
所述的外覆板上端面设有安装指示灯的孔、智能卡插卡口、安装执手容置孔。
所述的外覆板上端面设有智能卡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圆形的盖体上设有通孔,盖体的内端面设有凹槽,盖体的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外护板上开设有容置盖体的容置区,盖体置于容置区内,通孔内安装有按钮,按钮与外护板之间设有弹簧,操作使用方便,只需按下按钮旋转九十度,即可露出主锁孔,不需借助外部工具就能打开锁头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盖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按钮1、盖体2、外覆板3,其特征在于:圆形的盖体2上设有通孔21,盖体2的内端面设有凹槽22,盖体2的圆周壁上设有环形凹槽23,外覆板3上开设有容置盖体2的容置区31,盖体2置于容置区31内,通孔21内安装有按钮1,按钮1与外覆板3之间设有弹簧4。
所述的按钮1上开设有卡簧槽11;
所述的外覆板3上端面设有安装指示灯的孔32、智能卡插卡口33、安装执手容置孔34;
所述的外覆板3上端面设有智能卡感应器35。
在智能卡遗失、忘记密码等特殊情况时才采用机械钥匙开启主锁,按下按钮1旋转九十度,即可露出主锁孔,不需借助外部工具就能打开锁头盖,此时打开主锁即可开门,不使用时,反方向旋转按钮1九十度,此时按钮1下弹簧4会使按钮1弹起,按钮1上表面与外护板3的表面平齐,美观的同时还具有隐蔽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霸菱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霸菱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工艺实木花盆
- 下一篇:矿区用电子皮带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