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燃料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0319.9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9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叶远璋;李禹海;周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以柴为燃料的灶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的柴燃料灶具通常是水平加柴,燃烧一段时间后借助推柴装置用人工把柴推进,存在操作较不方便等缺陷。为克服这些缺陷,对柴燃料灶具进行了研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柴燃料灶具,它能够有效地方便加柴,且燃烧的柴能因自身的重量而推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灶体、炉架,进料口、燃烧室、调速风机,所述的进料口中心轴线与炉架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0~70°。
它还包含点火口。
它包含设有排渣口的存渣室。
所述的夹角α可为10°、30°、60°。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料口中心轴线与炉架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0~70°,故它能够有效地方便加柴,且燃烧的柴能因自身的重量而推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点火口1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排渣口7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隔板5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进料口2中心轴线与炉架10中心轴线的夹角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灶体9、炉架10、进料口2、燃烧室3、调速风机4、隔板5、存渣室6、排渣口7、排烟口11、点火口15,点火口15处安装了能开关的点火口门14,点火口门14上开有观火窗13,进料口2前端有一能打开的进料口盖1,进料口2中心轴线与炉架10中心轴线的夹角α可为10°、20°、30°、35°、40°、45°、60°等,隔板5上开有漏渣通孔16,排渣口7处安装了一个能开合的排渣口门8,进料口盖1通过铰链与灶体9连接,排渣口门8通过铰链连接在排渣口7处,点火口门14通过铰链连接在点火口15处,隔板5放置在燃烧室3与存渣室6之间,观火窗13可用透明玻璃密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开进料口盖1,通过进料口2加适量的用秸杆、杂草等废物压挤成的柴,进入燃烧室3,把进料口盖1盖好,然后把点燃的引火材料从点火口15处伸进存渣室6的柴下方,点燃柴,关好点火口门14,开启调速风机4,点燃的柴在调速风机4的鼓风助燃下充分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同时燃烧后生成的碳在调速风机4的鼓风助燃下二次燃烧,也产生大量的热能加热锅12,烟气从排烟口11排出。燃尽的碳和杂物通过隔板5掉下到存渣室6,当存渣室6快填满时,用工具从排渣口7把渣掏出;当柴快燃尽时,打开进料口盖1,往进料口2继续添加柴,添加柴完后,再盖好进料口盖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观火窗的柴灶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约易倒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