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传动离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353.6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莫丽珍;郑雄;李宝忠;莫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自动化仪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0 | 分类号: | F16D41/00;B60K17/02;F16J15/16;F16B2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5260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传动 离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离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高尔夫球车的动力传动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是一种以电机为驱动力的球包运送器具,其动力传动主要是通过齿轮箱的减速机构驱动轮轴实现运转功能。由于电动高尔夫球车上的减速器与轮轴、轮轴与车轮是采用键或销直接连接的结构,工作过程中是不能分离的。当高尔夫球车的工作电池电量不足时,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只能靠人力来推动高尔夫球车前进,由于是用低速的大齿轮来带动高速的小齿轮转动,再加上电机的电磁阻力,人力推动高尔夫球车前进会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组装便捷、操作方便的动力传动离合装置,使高尔夫球车的车轮与驱动机构能够自动分离,当球车工作电池电量不足时,可用人力轻松推动高尔夫球车前进,此时车轮与轮轴自动分离,消除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力传动离合装置,包括壳体、单向轴承和驱动轴,所述单向轴承和驱动轴同轴设置在壳体内,单向轴承位于壳体与驱动轴之间;所述单向轴承与壳体固定连接,与驱动轴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配对使用在高尔夫球车的两个车轮上,高尔夫球车的车轮与壳体固定连接,高尔夫球车的轮轴则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当电机工作时,减速器齿轮带动轮轴和驱动轴向前滚动,同时通过单向轴承的锁紧功能带动壳体和车轮向前滚动,使高尔夫球车向前运动。当电池电量不足电机不工作时,轮轴和驱动轴静止不动,通过施加人力,壳体和车轮则可无阻碍地自由向前滚动,从而实现人力轻松推动球车前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轴在壳体内的前端位置处设置有上垫片,该上垫片与壳体固定连接,与驱动轴滑动连接。为防止润滑油渗漏,所述上垫片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
为防止粉尘进入单向轴承内而影响其性能,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轴在壳体内的后端位置处设置有下垫片,该下垫片与壳体固定连接,与驱动轴滑动连接。同样,所述下垫片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以防止润滑油渗漏。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轴位于单向轴承端面的轴面上具有呈周向的轴槽,该轴槽上卡设有C形轴用挡圈,以防止驱动轴轴向窜动间隙过大。为防止单向轴承与C形轴用挡圈之间的不稳定摩擦,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轴承的端面与C形轴用挡圈之间还活动设置有中垫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凸台,壳体通过凸台与外部车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电动高尔夫球车提供了一种使车轮与驱动机构能够自动分离的装置,当球车工作电池电量不足时,可用人力轻松推动高尔夫球车前进。
(2)结构巧妙简单,组装便捷,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容易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中:壳体1,凸台11,单向轴承2,驱动轴3,轴孔31,轴槽32,穿销孔33,上垫片4,中垫片5,下垫片6,C形轴用挡圈7,O形密封圈8,轮轴9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单向轴承2、驱动轴3、上垫片4、中垫片5、下垫片6、C形轴用挡圈7和O形密封圈8。如图3所示,单向轴承2和驱动轴3同轴设置在壳体1内,单向轴承2位于壳体1与驱动轴3之间。单向轴承2与壳体1固定连接,与驱动轴3滑动连接。驱动轴3具有轴孔31。
上垫片4设置在驱动轴3在壳体1内的前端位置处,该上垫片4与壳体1固定连接,与驱动轴3滑动连接。下垫片6设置在驱动轴3在壳体1内的后端位置处,以防止粉尘进入单向轴承2内而影响其性能,该下垫片6与壳体1固定连接,与驱动轴3滑动连接。
为防止润滑油渗漏,O形密封圈8设置在上垫片4与驱动轴3之间,以及下垫片6与驱动轴3之间。
如图3所示,驱动轴3位于单向轴承2端面的轴面上具有呈周向的轴槽32,C形轴用挡圈7卡设在该轴槽32上,以防止驱动轴3轴向窜动间隙过大。为防止单向轴承2与C形轴用挡圈7之间的不稳定摩擦,单向轴承2的端面与C形轴用挡圈7之间还活动设置有中垫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自动化仪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自动化仪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曳引绳张力自动平衡安全装置
- 下一篇:履带式水面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