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575.8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仁;胡士豪;施凯;吴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40;H01Q13/08;H01Q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模块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通讯产品上的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现在为一个信息科技化、电子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随着多种计算机所衍生的移动通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产品的体积小、功能齐全且价格日益低廉,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移动通讯产品,而移动通讯产品的广泛应用,更加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距离。
随着不断推陈出新的通讯产品,人们对于通讯产品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的通讯产品是否具有更方便、更有效率及更多的之功能及服务,已经成为评价该通讯产品的重要指标。随着通讯产品朝短小轻薄、容易携带的市场需求发展,越来越多的通讯产品逐渐以内藏式天线取代传统的外露式天线,进而缩减通讯产品的体积。
台湾专利申请第091112828号揭示了一种现有的天线,该天线具有一矩形支座,于矩形支座顶面设有一平面辐射导体,并于矩形支座底面设有多个锁块,于平面辐射导体一侧向下弯折延伸一馈入端子与一接地端子。当天线组装于电子产品内时,矩形支座经由锁块扣合于印刷电路板上面,并使馈入端子与接地端子抵顶印刷电路板上面的导电片。
但是,该天线须设置于矩形支座上,并经由矩形支座扣合于印刷电路板上使得天线电性连接印刷电路板的导电片。所以,在设计通讯产品时需考虑矩形支座的体积,使得通讯产品无法符合短小轻薄、容易携带的市场需求。
台湾专利申请第092126628号揭示了另一种现有的天线,该天线设置于电子装置上,包括接地板、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连接部、馈入端与同轴馈线,其中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均从连接部一端沿不同路径弯折成未封闭的长方环形,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接地板相连,用以将辐射部与接地板短路,馈入端则设置在连接部的弯折处。另外,接地板弯折成Z形,并于接地板一端设有安装孔,使得天线可安装于电子装置中。同轴馈线的内芯和金属编织层分别与馈入端和接地板电性连接。
但是,该天线的接地板弯折成Z形,且第一辐射部和第二辐射部弯折成长方环形,所以该天线安装于电子装置中时仍然需要一定的预留空间,因此在设计产品时仍需考虑天线的体积而无法符合短小轻薄、容易携带的市场需求。于是,如何设计一种具有体积小的天线成为通讯产品与天线制造厂商目前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的天线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天线模块,其包括一绝缘基板、天线图形层与馈线,天线图形层贴附于绝缘基板上,并设有天线部、接地部、馈入端与接地端,且馈入端与接地端分别设置于天线部与接地部中,馈线设有内芯、金属编织层、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二片状导体,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二片状导体设置于馈线一端并分别电性连接内芯与金属编织层,馈线的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二片状导体分别贴附于天线图形层的馈入端与接地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另一种天线模块,其设置于具有外壳体及一相对于外壳体的内壳体的电子装置中,该天线模块包括一贴附于外壳体内侧的天线图形层与一设有内芯和金属编织层的馈线。天线图形层设有一天线部、一接地部、一设置于天线部的馈入端与一设置于接地部的接地端,馈线一端分别设有连接内芯的一第一片状导体和连接金属编织层的一第二片状导体,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二片状导体分别贴附于该天线图形层的馈入端与接地端上。
因此,天线模块的天线图形层贴附于绝缘基板上或贴附于电子装置的外壳体的内侧,且馈线的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二片状导体也贴附于天线图形层上,进而形成层状叠合,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具有较小的体积。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的绝缘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的天线图形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的同轴馈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天线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天线模块 100 绝缘基板 1
馈入凹槽 10 接地凹槽 11
天线图形层 2 天线部 20
接地部 21 馈入端 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