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基橡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0728.9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郑钟南;吴川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3/28;H01B7/295;H01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41广东省汕头市珠津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线路输送电力用的硅基橡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环境美化的需要,各种架空线纷纷转入地下,使电缆市场得以迅速的发展,目前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场合下,如高温或低温、腐蚀性环境等场合常使用硅橡胶绝缘电线电缆,它的应用基本能满足了各种工程的特殊需求。但是由于现有的硅橡胶绝缘电线电缆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绝缘材料硅橡胶的机械物理性能较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塑料差,在恶劣环境场合下使用有时会出现电缆护套开裂、脱皮不良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高低温、腐蚀等恶劣环境场合下使用的硅基橡胶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硅基橡胶电缆,包括三组及三组以上导线、绝缘层、包带层5和护套,每组导线各自挤包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分为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3,由不同成分硅基橡胶分二次挤包构成双层结构,各组带绝缘层的导线在成缆过程中共同绕包上一层包带层5后置于护套中,所述的护套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内保护层6、金属护层7和外保护层8,所述的包带层5与各组导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填充材料4,所述的内保护层6为硅基橡胶挤包或耐高低温材料带绕包构成,所述的外保护层8为硅基橡胶层。
所述的金属护层7为金属屏蔽层7,所述的金属屏蔽层7为金属编织丝或金属带绕包构成,所述的金属编织丝为铜丝或镀锡铜丝,所述的金属带为铜带。
所述的金属护层7为金属铠装层。
所述的包带层5为耐热玻璃纤维带或带有隔氧作用的阻燃包带绕包构成。
所述的填充材料4为与绝缘材料相兼容的耐高低温材料或耐火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或非金属矿物质。
所述的导线1为三组或三组粗芯主导线加三组细芯副导线构成,每组导线由多根绞合圆铜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在护套中设置有包带层5、内保护层6、金属护层7,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电缆护套的机械抗张强度,最小抗张强度从原先的5N/mm2提高至10N/mm2;电缆设置屏蔽层后在传输电能时不对外界产生干扰,同时抗外部干扰性能较佳;设置金属铠装层能满足电缆的特殊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线;2、内绝缘层;3、外绝缘层:4、填充材料;5包带层、;6、内保护层;7、金属护层:8、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硅基橡胶电缆,包括三组导线、绝缘层、包带层5和护套,每组导线各自挤包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分为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3,由硅基橡胶分二次挤包构成双层结构,各组带绝缘层的导线在成缆过程中绕包上一层柔性玻璃纤维带或绕包带有隔氧作用的阻燃包带,后置于护套中,所述的护套由里到外依次设置有内保护层6、金属护层7和外保护层8,所述的包带层5与各组导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和绝缘材料相兼容的填充材料4,所述的内保护层6为硅基橡胶挤包或耐高低温材料带绕包构成,所述的外保护层8为硅基橡胶层,所述的金属护层7为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的金属屏蔽层7。
实施例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硅基橡胶电缆,包括三组粗芯主导线加三组细芯副导线,每组导线各自挤包有绝缘层,粗芯主导线的绝缘层分为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3,由硅基橡胶分二次挤包构成双层结构,细芯副导线只设一层绝缘层;成缆时线芯间放置和绝缘材料相兼容的填充材料,成缆结构排列为3+3(3大3小等角度排列)同时绕包上一层柔性玻璃纤维带或绕包带有隔氧作用的阻燃包带,再置于护套中,护套的内护层为硅基橡胶挤包或耐高低温材料带绕包构成,内护层与外护层之间铠装上一层由钢带或钢丝构成的金属铠装层,最外侧的外保护层为通过挤包形成的硅基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的应用情况设计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警声报警电路
- 下一篇:数控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