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灾减灾应急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694.5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3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远;郭怡;王近华;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远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C13/00;A45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宣国华 |
地址: | 51051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灾 减灾 应急 背包 | ||
1、一种防灾减灾应急背包,在包体(1)的背面设置双肩背带(2),其特征在于:整个包体(1)由各自独立的背包主体(4)和应急物品储物包(5)两个部分构成,二者之间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包主体(4)内外有若干储物小袋(62);应急物品储物包(5)内设置折叠式内包(6),所述内包由若干个在折叠处相连接的衬板(61)构成,在每个衬板(61)的两面都设有用于放置应急物品的小袋(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包主体(4)和应急物品储物包(5)内的小袋(62)上都设有应急物品名称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式内包(6)用连接结构将其连接固定在急救包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背包主体(4)、应急物品储物包(5)相应位置各设置一个包盖(7),所述的包盖(7)至少有一边与包体(1)固定连接,其余各边与包体(1)通过拉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设置为可充气的中空夹层,所述的中空夹层由两层非透气布料构成,包体(1)上设置与中空夹层连通的充气阀口(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体(1)是由内外两层布料之间通过一块较大的连接布缝合或粘合而成,两层布料与中间较大的连接布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空腔,空腔之间相互连通,在外层或连接布上设置与空腔连通的充气阀口(9);所述的内层、外层布料的各端边互相活动连接;连接布折叠置于相连接的内外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在背包体(1)内设置一个绞盘(16),在绞盘(16)上缠绕有连接绳(15),所述的连接绳(15)的自由端从背包体(1)上部穿出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背包体(1)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体(1)的背面设置一块背板(10),背板面上分布有通孔(18);背板纵向还设置至少两根对称铝条(11),所述的铝条(11)呈S型;在所述包体(1)的背面与腰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系带(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肩背带(2)以及包体(1)背面上均设有反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远,未经王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6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饮料瓶再利用中间循环水回收装置
- 下一篇:纤维增强橡胶隔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