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399.3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69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尹社新;汤治国;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5/06 | 分类号: | B61K5/0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2001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机车 双向 铜合金 复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
背景技术
双向复轨器是机车轨道辅助类装置,其作用是当机车脱离轨道的轮毂滚动到双向复轨器时,通过复轨器拱形表面上级的引导棱将车轮引导至钢轨上来。他的工作原理是:列车车轮滚动到复轨器上时,随着拱形表面弧度的增加车轮逐渐被抬高,同时沿导棱倾斜方向逐渐向钢轨靠近,当车轮滚动到拱面最高点即导棱未端时车轮正好回复到钢轨上来,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机械原理完成车轮的复轨。现有的双向复轨器虽在性能上能满足轨道机车复轨的功用,但结构上还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原复轨器引导棱由弧面顶点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夹角为137°,由于引导棱没有弧度,在使用过程中车轮会对引导棱形成较大的冲击,加快了引导棱磨损,缩短了复轨器的使用寿命,特别是两引导棱夹角处磨损特别严重,造成引导棱未端离轨道越来越远,影响复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减缓引导棱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是在原双向复轨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未变,只对引导棱进行改进;也就是说,对原复轨器引导棱由弧面顶点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夹角137°的两条引导棱改为无固定夹角以R为半径的圆弧引导棱,采用铝铜合金制造复轨器,来减缓磨损延长寿命。具体方案:一种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它包括拱向弧面结构的本体,其本体上有一引导棱和踏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轨器为铝铜合金铸造成型的复轨器,复轨器上引导棱由弧面顶点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的两条引导枝设计为无固定夹角、以R为半径的圆弧引导棱,其R为2700~2800mm。设计引导棱为圆弧引导棱,是考虑机车某一时刻的实际情况车轮对引导棱作用的可分解为圆弧面法线方向的正压力和圆切线方向的压力,由于引导棱为圆弧面因此水平作用力与弧面切线方向的夹角是逐渐减小的,因此物体正压力逐渐减小,表面摩擦力也逐渐减小,
而相比较而言原复轨器由于引导棱为平面,其车轮对引导面作用力与棱表面法线方向的夹角不发生变化。因此车轮正压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也不变;由此可知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较原双向复轨器而言能有效减小车轮对引导棱特别是引导棱夹角处的磨损,车轮对引导棱造成的冲击大大减小,从而减缓了对引导棱的磨损;由此可见采用圆弧引导棱,本复轨器在保证有效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整体的耐磨性保证了复轨器使用的安全可靠,延长了复轨器的使用寿命,满足现代轨道机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中1—踏铁、2—引导棱、3—拱形表面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一种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是对原有双向复轨器的改进其总体结构和几何尺寸不变,只对复轨器引导棱进行改进,即将原复轨器引导棱2夹角为137°的引导棱由弧面顶点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延伸的两条引导枝改为无固定夹角以R=2758mm为半径的圆弧引导棱,用以缓冲车轮对引导棱造成的冲击,减缓引导棱的磨损。重载机车双向铝铜合金复轨器是采用ZL205A(T5)铝铜合金铸造成型,由于ZL205A(T5)铝铜合金为高塑性、高韧性材料,其高强度性能在保障复轨器使用中所需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复轨器的使用周期性。经改进后的双向复轨器,在保证有效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整体的耐磨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现代轨道机车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