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注式膏剂栓剂灌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724.6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家宁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3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注式 膏剂 栓剂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制药机械中灌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推注式膏剂栓剂灌装机。
背景技术
在治疗妇科疾病或肛肠科疾病时,有效的给药途径是,直接向阴道或肛门直肠内放入药物。目前的情况是,先将药物灌注入PVC或复合铝箔内,制成“鱼雷”一样的栓剂待用。患者使用时采用手指给药法:先用剪刀或刀片将PVC外壳剪开或割开,取出鱼雷形栓剂,但多数情况下是:患者身上或附近无剪刀或刀片,只得用手撕。因包装物牢固,虽有些包装有开口线,也很难撕开。有些人只好用牙齿咬开。然后在食指或中指上套上一个薄膜指套,在其他手指和另一只手帮助下,捏住栓剂,分开肛门或阴道口将栓剂推入。退出手指后,再将指套取下并洗手。由此可见,传统的手指给药法,既繁琐又易污染。因无其他给药方法出现,这种给药方法无奈一直沿用至今。另一个情况是,以膏剂和凝胶为基质做药,一直来都在采有,只是无相适应的药具,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
现有的推注式药具是在一个长杆型的外壳中,从后端放入一根活塞杆,活塞杆前端有活塞,外壳前端有小孔,直径2.5~3.5mm。空腔内装有膏体或凝胶。外壳前端外面套有帽,使用时,将帽取下,移到外壳后端做推杆用。外壳前端插入肛门或阴道,推动推杆,将药物从小孔挤出。退出药具后,将推杆再套在污染的外壳前端。如为栓剂,其主要结构相同,只是帽盖取下后,可见一鱼雷形固态栓剂,操作方法同膏剂。膏剂栓剂药具的特殊性在于:异形、不稳定;灌装口小,难以对位,灌装速度缓慢;管腔狭小,易形成空洞、气泡;在一台机器上同时灌装膏剂、凝胶、栓剂,分液难度大,易出现分液不均匀和拉丝不断流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在一台机器上同时灌装膏剂、凝胶、栓剂的推注式膏剂栓剂灌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推注式膏剂栓剂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装设与机架上的储瓶盘、自动轨道、电器控制箱、恒温搅拌桶、计量泵、多级分液器、三级对位和跟踪灌装机构、定位拨盘、主机台以及接瓶盘,储瓶盘和接瓶盘分别位于自动轨道的进瓶端和出瓶端,三级对位和跟踪灌装机构装设于自动轨道的正上方,三级对位和跟踪灌装机构与多级分液器相连,多级分液器通过计量泵与恒温搅拌桶相连。
所述三级对位机构包括框架,框架的下边为一次导向板,框架的上边为用来固定灌装针管的灌装针管固定板,框架的两竖直边由两根导柱组成,设于框架内的导向外套下端有一个圆柱形的二次导向套,上端有一个导向套内管,在二次导向套、导向套内管和导向外套围成的管状空间内装有弹簧。
所述跟踪灌装机构包括升降凸轮、小摆臂、连杆、大摆臂、高位调节槽和低位调节杆,所述升降凸轮装设于机架内的空处,其外沿由几段不同曲线组成,小摆臂的前端装设有一轴承,轴承沿升降凸轮的外沿滚动,大摆臂与小摆臂通过连杆连接,大摆臂的前端与低位调节杆通过轴承连接,低位调节杆与灌装装置的灌装头固定滑块相接。
所述多级分液器包括分液器体、盖、重力单向阀和总进液管,分液器体与盖之间固接,分液器体出口处装设有重力单向阀。
所述多级分液器内装设有开启电热恒温加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就在于:本实用新型推注式膏剂栓剂灌装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灌装质量高等优点,其能够在一台机器上同时灌装膏剂、凝胶、栓剂,适用范围广,并且能够使推注式用药的方法得以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跟踪灌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多级分液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多级分液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储瓶盘 2、模具和药具
3、自动轨道 4、电器控制箱
5、恒温搅拌桶 6、计量泵
7、多级分液器 8、三级对位和跟踪灌装机构
9、定位拨盘 10、主机台
11、接瓶盘 101、一次导向板
102、二次导向套 103、导向套内管
104、导向外套 105、弹簧
106、灌装针管 107、导向套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家宁,未经何家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宇宙飞船安全返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