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蜂窝煤自动卸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897.8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凡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希云 |
主分类号: | F24B13/00 | 分类号: | F24B13/00;F23J1/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祖斌 |
地址: | 4155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蜂窝煤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煤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蜂窝煤自动卸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蜂窝煤炉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换煤方式进行设计的,传统的换煤方式即在换煤时,将煤炉内已熄火的蜂窝煤渣和正在燃烧的蜂窝煤用火钳夹出,去掉已熄火的蜂窝煤渣,将正在燃烧的蜂窝煤夹入煤炉内,加上蜂窝煤。这种换煤方式,拿火钳的手置于高温上部,且已熄火的蜂窝煤渣经常与正在燃烧的蜂窝煤连在一起,不易分离,有时将正在燃烧的蜂窝煤一道弄碎,造成燃煤浪费,又造成煤炉灭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人们迫切希望一种蜂窝煤炉的自动卸渣装置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人们的愿望,提供一种节约燃煤、卸渣方便的通用蜂窝煤自动卸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通用蜂窝煤自动卸渣装置,包括煤渣置换总成、卸渣操纵杆、出渣门和煤渣箱,在出渣门上安装有风门调节阀,卸渣操纵杆与煤渣置换总成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它还包括托盘、移动炉排和滑槽,托盘设计在煤渣置换总成上面,四条滑槽对称设计在煤渣置换总成内腔中,移动炉排与四条滑槽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卸渣操纵杆与移动炉排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靠近出渣门的移动炉排上边缘的形状呈刀口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形状呈刀口形的移动炉排上边缘的下端面的形状呈圆弧面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卸渣装置,可以制备不同规格尺寸的托盘,以便适应直径不相同的蜂窝煤,在使用煤炉卸渣过程中保护炉体;本卸渣装置能改变蜂窝煤炉传统的换煤方式,不必将燃煤从煤炉中用火钳夹出、换煤,从而使用安全、不必担心被火烫伤,加蜂窝煤方便,卸渣方便,有利于节约燃煤,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卫生;该卸渣装置实用性强,有利于在蜂窝煤炉上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用蜂窝煤自动卸渣装置,包括煤渣置换总成2、卸渣操纵杆3、出渣门6和煤渣箱10,在出渣门6上安装有风门调节阀9,卸渣操纵杆3与煤渣置换总成2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它还包括托盘1、移动炉排4和滑槽5,托盘1设计在煤渣置换总成2上面,四条滑槽5对称设计在煤渣置换总成2内腔中,移动炉排4与四条滑槽5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卸渣操纵杆3与移动炉排4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靠近出渣门6的移动炉排4上边缘的形状呈刀口形,设计这种形状是为了便于切削蜂窝煤渣,形状呈刀口形的移动炉排4上边缘的下端面的形状呈圆弧面形,设计这种形状是为了便于推卸蜂窝煤渣,煤渣箱10位于煤渣置换总成2内底面之上、滑槽5之下,蜂窝煤炉的炉体8位于托盘1上面,蜂窝煤7层叠在移动炉排4上,底层一块为已燃尽的蜂窝煤渣。移动炉排4上端至煤渣箱10之间的高度即为燃尽蜂窝煤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要卸渣并在煤炉内加蜂窝煤时,将卸渣操纵杆3的外手柄从右边一定位置由右向上、向左转至一定位置,卸渣操纵杆3带动移动炉排4沿滑槽5由右向左滑动,已燃尽的蜂窝煤渣连同正在燃烧的蜂窝煤一道下落,已燃尽的蜂窝煤渣落到了煤渣箱10中,再将卸渣操纵杆3的外手柄从左边一定位置由左向上、向右转至一定位置,卸渣操纵杆3带动移动炉排4沿滑槽5由左向右滑动,移动炉排4将底部的一块已燃尽的蜂窝煤渣切削并推卸到煤渣箱10中,将煤渣箱10取出,倒掉废煤渣,再将煤渣箱10插入煤渣置换总成2内,关上出渣门6,并在煤炉中加入蜂窝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希云,未经凡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