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64108.2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温泉;银越千;彭文雯;王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美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压缩机,具体是涉及燃气轮机压缩机的离心叶轮。
背景技术
在压缩流体用的离心式叶轮领域,离心叶轮的作用是利用涡轮功提高空气的压力。在已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个长叶片之间加一短叶片并为整体离心叶轮式。然而随着负荷(包括流量、压比等)的增大,整体叶轮内流程增长,周向压力梯度增大,在其整体叶片的中间部位往往形成二次流,造成气流分离,降低叶轮出口的流场均匀度,从而降低了自身及其后的扩压元件和整个离心级的效率,影响压气机负荷和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串列式离心叶轮,用以提高离心叶轮的负荷和效率,拓宽其在流体压缩领域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由叶轮轮体和叶轮轴组成,叶轮轮体固接在叶轮轴上,其要点是所述的叶轮轮体前端设有9-20片前排导风轮叶片,后端设有18---40片后排叶轮叶片,前排导风轮叶片和后排叶轮叶片之间在轴向位置处有一0.5----1.5mm的间隙;前排导风轮叶片和后排叶轮叶片沿轴向串列排列,并错开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与整体式离心叶轮相比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前、后排叶片串列式设计,减少了整体式离心叶轮内流程的长度,有效的防止或延缓整体式叶片吸力面的气流分离,减少附面层损失,叶轮出口的流场均匀,提高了离心叶轮的效率和负荷,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叶轮轮体既可为整体亦可分体组合。在流量和压比相当的条件下,压气机效率较相同尺寸的常规离心压气机提高1-2%,负荷可提高5-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前排导风轮叶片,2、间隙,3、后排叶轮叶片,4、叶轮轮体,5、叶轮轴,6、导风轮轮体,7、工作轮轮体,8、固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由叶轮轮体4和叶轮轴5组成,叶轮轮体4固接在叶轮轴5上。在叶轮轮体4的前端设有15片前排导风轮叶片1,其进口半径为70mm,出口半径为80mm,前排导风轮叶片1的轴向长度为30mm。后端设有30片后排叶轮叶片3,其进口半径为80mm,出口半径为120mm。后排叶轮叶片3的轴向长度为40mm,叶轮轮体4的轴向长度为80mm。前排导风轮叶片1和后排叶轮叶片3之间在轴向位置有一0.75mm的间隙2。前排导风轮叶片1和后排叶轮叶片3沿轴向串列排列,并错开一角度(角度大小根据叶片数量确定),使前排导风轮叶片1出口位于后排叶轮叶片3吸力面偏20%处。
实施例2
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叶轮为分体组合式。由导风轮轮体6、工作轮轮体7和叶轮轴5组成,导风轮轮体6和工作轮轮体7由固紧螺栓8固紧组合在叶轮轴5上。导风轮轮体6上设有15片前排导风轮叶片1,其进口半径为70mm,出口半径为80mm,前排导风轮叶片1的轴向长度为30mm。工作轮轮体7上设有30片后排叶轮叶片3,其进口半径为80mm,出口半径为120mm,导风轮轮体6和工作轮轮体7组合后的轮体轴向长度为80mm。前排导风轮叶片1和后排叶轮叶片3之间在轴向位置有一0.75mm的间隙2。前排导风轮叶片1和后排叶轮叶片3沿轴向串列排列,并错开一角度(角度大小根据叶片数量确定),使前排导风轮叶片1出口位于后排叶轮叶片3吸力面偏20%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片座组件装置
- 下一篇:多肽和编码该多肽的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