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4273.8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0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泉;杨正新;彭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2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数控 磨床 自动 跟踪 定心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尤其是细长轴类零件在磨削加工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一般都需要采用中间夹持辅助定位,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两点(即中间和轴下两点)支撑,支撑臂采用手动调节,调好后用螺钉固定,这种方法在调定后就确定了轴颈的直径,无法对支撑颈本身进行磨削加工,限制了应用范围,同时,轴颈的尺寸误差,形状误差都将影响支撑精度,而支撑点自身的磨损,不能自动补偿,只能通过手动重新调整,应用工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跟踪移动、自动定心、自动补偿的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在支撑体上滑动套装有中间夹持杆,所述的支撑体上设有驱动所述的中间夹持杆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以所述的中间夹持杆为对称轴铰接在所述的支撑体上,所述的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的夹持端与所述的中间夹持杆的夹持端对应确定一个圆,在所述的中间夹持杆上设有与所述的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的张开端对应的对称楔形块,在所述的支撑体上设有使所述的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的夹持端处于常开的弹性装置。
所述的驱动缸为油缸。
所述的对称楔形块的夹角为49-52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的夹持端设有上微调块和下微调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运用双杠杆的结构原理,对称楔形块分别与油缸和中间夹持杆连接,在油缸液压力的作用下可前后移动,并通过导向套保持移动精度,对称楔形块两端有一个49-52度的特殊角度的对称斜楔,可分别驱动上、下两个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绕铰链旋转,驱使上下支撑合金对称向中间移动,利用弹性装置保证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始终紧贴在楔形块的对称斜面上,从而实现三点同时向中心动作,通过油缸的动作实现三点自动跟踪移动,自动定心等功能。为补偿上下夹紧臂因加工精度等原因引起不同步的误差,设计有上下微调块,可对上下支撑合金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
本装置在调定后,上杠杆夹紧臂和下杠杆夹紧臂的夹持端、中间夹持杆的夹持端三个支撑点确定一个圆,可同步放大或缩小,因此可以在支撑颈有加工余量时夹紧,随着轴颈的磨削变小,三个支撑点同步跟随,始终支撑着工件,保持加工精度。本装置可应用于外圆跟踪磨削,也可用于消除前道工序的尺寸误差及工件变形对其他工位磨削的影响。
该装置有以下特点:
1、在线自动跟踪:本装置可按照不同使用场合的要求(粗磨、精磨),自动改变液压驱动压力,从而实现在磨削过程中的自动跟踪运动。
2、高精度自动定心:本装置通过特殊角度(49-52度)的对称楔型驱动块,可实现在Φ30-Φ65范围内三点自动定心,定心精度为0.002mm。
安装、调整方便:本装置为独立可安装结构,可从底面、侧面安装,具有前后、左右两个方向的调节机构,能方便的实现与机床安装及调整。本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数控外圆磨床、数控凸轮轴磨床等大多数圆与非圆系列数控外圆磨削机床,能有效提高机床工作精度和工作稳定性。
本装置可作为独立部件运用于不同机床上,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跟踪移动、自动定心、自动补偿的运用于数控磨床的自动跟踪定心夹持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2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不间断电源系统
- 下一篇:一种驻波检测耦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