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窃口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4440.9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武 |
主分类号: | A41D27/20 | 分类号: | A41D27/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411103湖南省湘潭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口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窃口袋,尤其是一种于口袋中层设一字形开口及袋盖的多功能防窃口袋。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衣服口袋一般是敞开的,故容易被窃。而市售的冬、秋装,如冬、秋上衣均设有内口袋,冬、秋裤装是在腰头的左边或右边做一个小内口袋,这些口袋的防窃效果差。然而经过改进的防窃口袋,如设置在裤子两边的防窃口袋,袋口边装有拉链,该拉链容易被窃贼悄悄拉开,盗用工具可以很容易从拉链处伸入口袋内夹出财物,且拉链容易损坏,拉链的修理或更换也较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又防窃效果好,便于广泛推广的一种多功能防窃口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防窃口袋,该口袋设有外层、中层和内层,内层和中层为长方形单片袋料且其周边相互缝制固定于外层载体上,袋口设在外层载体上部的一角处,于中层单片袋料的中部设有一字形开口,此开口的上沿固定一袋盖。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所述袋盖的上中部设有与开口上沿边结合的压盖线。
所述袋盖的盖面上设有尼龙扣。
袋口为明口式。
袋口为压扣口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置外层、中层和内层,内层和中层为长方形单片袋料且其周边相互缝制固定于外层载体上并于中层单片袋料的中部设一字形开口及袋盖的袋中袋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防窃口袋的拉链容易被拉开且拉链容易损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1)多层防窃口袋且内袋袋口设在中层单片袋料并设有袋盖,防窃措施多,防窃效果好。(2)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工艺容易,生产成本低,便于普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适于作各种裤子和上衣的口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窃口袋应用于以裤子为外层载体的主视图。
图2是设置在中层单片袋料的一字形开口及袋盖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设置在中层单片袋料的开口及袋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层单片袋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中层单片袋料及其中部开有一字形开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层及袋口为明口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层及袋口为压扣口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层,2、中层,3、内层,4、载体,5、袋口,51、明口,52、压扣口,53、底扣,6、开口,7、袋盖,71、压盖线,72、尼龙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多功能防窃口袋,该口袋设有外层1、中层2和内层3,内层3和中层为长方形单片袋料且其周边相互缝制固定于外层1载体4上,本实施例以裤子为载体4。袋口5设在外层1载体4上部的一角处,袋口5的外层1载体4缝制成明口51式结构或压扣口52式结构,压扣口52式结构较明口51式结构更合理更科学更具防窃效果,它可利用压扣口52翻盖上的底扣53进行扣压而增加了防窃功能,但压扣口52式结构较明口51式结构的制作工序要多,成本也相应提高。于中层2单片袋料的中部设有一字形开口6,此开口6的上沿固定一袋盖7。为了使袋盖7能很好地压住中层2单片袋料的一字形开口6,袋盖7的中部缝制了与开口6上沿边结合的压盖线71,袋盖7的盖面上设有尼龙扣72,此压盖线71、尼龙扣72增强了袋盖7与一字形开口6的防窃功能,即增加了窃贼窃取财物的难度。制作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防窃口袋时,如以裤子为载体4缝制口袋,先将内层3单片袋料、中层2单片袋料裁剪好,并按要求在中层2单片袋料中部剪出一字形开口6后,在开口6下沿缝制尼龙扣72,在开口6的上沿缝制袋盖7,在袋盖7上缝制压盖开口6的压盖线71和尼龙扣72,然后将中层2单片袋料与内层3单片袋料的结合边缝制好,最后将其与外层1载体4即裤子本体进行组装缝制,袋口5的样式或采用明口51式结构或采用压扣口52式结构。
使用时,可于内口袋内装上贵重物品,外口袋内装上少量的钱物和纸片,防窃效果会更好。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本领域的熟练人员还可对此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例如,袋口的样式、大小,内袋开口与袋盖的结构,以及它们布设的载体等修改和变换。然而,类似的这种变换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武,未经戴建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44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催化剂辅助的高K材料的硅酸盐的沉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