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型液压式煤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5305.6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8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胜 |
主分类号: | B30B11/30 | 分类号: | B30B11/3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1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型 液压式 煤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粉煤制棒的专用设备。它适用于各大中型化工(氮、磷、钾肥)、热电厂、冶炼、陶瓷、煤气企业粉煤制棒工艺。
背景技术
煤棒机是一种利用挤压原理,将拌有腐植酸钠粘接剂的煤粉挤压成型煤设备,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的小型氮、磷、钾肥化工企业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产量小、效率低,不适应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逐渐被淘汰。随着当今市场块煤价格的不断上涨,各氮、磷、钾肥化工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又纷纷重走成本相对较低型煤制气之路。所采用的煤棒螺旋挤压式煤棒机机机型有螺旋挤压式煤棒机、气动挤压式煤棒机等形式,螺旋挤压式煤棒机的挤出动力由螺旋叶片将粉煤向出料孔推送,由于螺旋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仅有部分能量转化为轴向推送力,在机头处所产生的挤出力有限,因此通常螺旋挤压式煤棒机只在机头上设置一圈挤出孔以保证型煤的产品质量,当挤出孔磨损增大后,挤出力下降,型煤产品质量难以达标,需更换,通常机头为整体式,需整体更换。螺旋挤压式煤棒机单台生产能力虽大大增强,但仍存在电能消耗量大、机械故障率高,整机造价高、易损件消耗量大、生产环境恶劣等缺陷,作为对螺旋挤压式煤棒机的改进,本发明人申请了中国专利ZL200620051837.X,高效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它具有能耗量小的优点。但是,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因其挤压推动气缸的推动力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而通常气缸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在1Mpa以内;受其压力的限制,一台生产能力为3~4t/h的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的气缸直径通常达600mm,一台生产能力为5~8t/h的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的气缸直径通常达700mm;但是受气缸的使用材料和生产加工设备等条件限制,最大直径大于700mm的气缸制造难度大,成本高;而且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需配备螺杆式空压机、储气罐和油气分离器等配套设备,大大增加了用户设备成本和维修费用。另外,由于其机头与筒体由卡紧装置联接,卡紧装置是两个相互吻合的、半圆形的、带有凹槽的开合式卡环,机头与筒体分别设有凸台阶置于卡环的凹槽内并同轴对接,两卡环上端固定于筒体上,下端可拆卸联接成一体而成整环状,将机头与筒体联接成一体。这种结仍在其不足之处,即由于机头分为左右两部分,左机头和右机头之间装有几十个出料套筒,为保证出料套筒在左机头和右机头中间的正确装配,要求左机头和右机头装配出料套筒的基准孔之间孔距的公差为±0.025mm,精度要求很高,对其加工和装配提出来了很高的要求,一般普通的金属切削加工机械设备无法达到其要求,需采用数控金属切削加工机械设备加工,造成加工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节能型气动挤压式煤棒机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煤棒机,它具有单机生产能力大、造价低、占地面积小、配套设备少、设备成本低和维修费用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型液压式煤棒机,包括圆形筒体、置于圆形筒体内的挤压装置、设置于圆形筒体出口处的机头,挤压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的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的液压驱动装置由液压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的挤压装置为置于筒体内的活塞,活塞由液压油缸内的高压液压油驱动、由液压系统控制装置控制在筒体内作往返直线运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圆形筒体的内表面和活塞的外表面衬有耐磨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耐磨层为钠米超耐磨性复合材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耐磨层为高耐磨性的硬铬材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头与圆形筒体由卡紧装置联接,所述的卡紧装置的结构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合式卡环,通过卡环上部位的连接板的连接螺栓与固定螺栓固定在卡座上,再由卡环下部位的紧定板与螺栓紧固和松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头为组合机头,由带有凸缘的圆环形机头和设置于其中心的带有挤出孔的排出棒套筒组合构成。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出棒套筒上的挤出孔为25型3圈、30型4圈、40型5圈、50型6圈、60型7圈,呈六角形均匀分布的挤出孔其数量为25型19个、30型37个、40型62个、50型93个、60型13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胜,未经王光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印机的翻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