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演示大气压现象的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107.1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学;姚成兴;董洁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G09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演示 大气压 现象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初中物理教学中关于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尤其涉及有关演示大气压现象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气压”既是教学重点内容又是教学难点内容,而突破这一难点的最好方法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亲手做一做大气压存在的相关实验,这对初中学生学习大气压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给出的实验是:让学生将易拉罐的开口端用剪刀剪成与罐体口径一样大小,再将橡皮泥均匀地粘贴到易拉罐的开口端。然后在易拉罐中放入几块酒精棉,向酒精棉上注入适量的酒精后,用火柴将其点燃,经几分钟,估计易拉罐中空气被排出后,再将一块平滑的木板盖到易拉罐之上并压紧。稍许,当易拉罐的温度下降时,由于罐内的气体压强要小于大气压强,试验者会观察到易拉罐被大气压强压扁。
教材给出的这个实验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让初中学生用剪刀去剪易拉罐的开口端是非常困难的,也很危险。
2、实验中让酒精燃烧危险太大,容易引起火灾和烧伤学生。
3、用橡皮泥做封闭材料,学生很难作到把它均匀的粘贴到易拉罐的开口端。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的、安全可靠的实验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做演示大气压现象的的实验装置的原理是:用点燃的蜡烛去烧烤易拉罐的底部,易拉罐受热后其内部的空气将被排出罐体,这时将盖板压到易拉罐的开口端时,粘贴在盖板下的双面胶就会将易拉罐密封。经过一小段时间,易拉罐内部分气压小于大气压时,实验者就会看到易拉罐被大气压强压扁并听到“咔咔”声。
一种演示大气压现象的实验装置,包括易拉罐、盖板、厚双面胶、套环、及蜡烛。
所述双面胶粘贴在盖板的下表面之上;套环套在易拉罐罐体中央,依靠套环与罐体之间的摩擦使易拉罐与套环相对精制或随之移动。
所述盖板可为塑料、金属、纸质、有机玻璃、胶质、木质或玻璃等制成。
所述套环可为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等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材料易得、现象明显、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可行,而又安全可靠,不会发生危险,适合作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教师做演示实验。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演示大气压现象的实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盖板 2——双面胶 3——易拉罐
4——套环 5——蜡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实施例
1)盖板用10mm×100mm×2mm纸板制成。
2)将后2mm的双面胶粘贴到盖板的下表层。
3)套环用250mm×20mm×2mm的纸板带绕成。
4)将纸板带绕在易拉罐罐体的中央并形成附图所示的手柄。
5)点燃拉住,手拿套环的手柄移到易拉罐,使其底部被火焰烧烤。
6)大约3分钟后,手拿套环的手柄将易拉罐放到地面上。
7)用盖板将易拉罐密封,稍许会听到易拉罐变形的声音,会看到易拉罐被压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未经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