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286.9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葛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友庆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3/08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器,可用于各类物体的干燥,属于干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世纪六十年代气流干燥工业化应用以来,大大地提高了物体的干燥速度和效率,干燥器的种类和类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层流干燥器中免不了料床,料床的形式大致是各种网状孔板,尤其是干燥微型颗粒体材料的网孔大于颗粒,湿的物料就有可能逆行掉入气道,阻塞气流。网孔小的网能承受重力就小,需多层多规格网组合而成。有些用孔板,但孔板的有效流通截面更小,气流在料床上损失的流体动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流通量,提高交换效率,降低动力功率,降低能耗的干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干燥器,包括出料口、料床、视孔、箱体、排气管、进料口、进气蝶阀、进气分管、进气总管,进气总管通过至少2根进气分管与箱体底部连接,进气蝶阀设于进气分管内,料床设于箱体内进气分管上面,进料口设于箱体的一侧的上端,出料口设于箱体的另一侧,位于料床的上端,在箱体的上端设有排气管,视孔设于箱体的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床由至少一组波纹板组成,每两组波纹板的距离为1mm-4mm。
所述的每一组波纹板至少由两块∽型栅板和两块顶板组成,第一块∽型栅板两端的头部端分别与两块顶板一边对齐连接,第二块∽型栅板的始端与第一块∽型栅板尾端的距离为5mm-15mm。
本实用新型的料床使用∽型栅板有效流通截面可大于20%,物体承受床垫孔板的有效气体流通截面<8%,一般在5%左右,新气流导向板是一般气流导向板的2.6~5倍,床垫改进后由于下部带向上的结构而上部带有向下的结构,既可增加床垫负载强度,又可防止细小物料掉入进风道从而可提高流通量,提高交换效率,降低动力功率,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改进床垫可适合从粉体到大块的任何固体物料的干燥;
2.使干燥器流通阻力大大减少,以节约气流动力;
3.扩大了流通截面,减低了流速,使低强度颗粒磨擦损耗降低;
4.通过调节进气蝶阀使物料脉冲式前移,流化床内的物料干燥均匀,可避免局部原料过热。
5.连续作业,处理量大,适合于大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干燥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料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栅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干燥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干燥器由出料口1、料床2、视孔3、箱体4、排气管5、进料口6、进气蝶阀7、进气分管8、进气总管9组成,进气总管9通过至少2根进气分管8与箱体4底部连接,进气蝶阀7设于进气分管8内,料床2设于箱体4内进气分管8上面,进料口6设于箱体4的一侧的上端,出料口1设于箱体4的另一侧,位于料床2的上端,在箱体4的上端设有排气管5,视孔3设于箱体4的前侧,所述的料床2由三组波纹板10组成,每两组波纹板10的距离为2mm,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为栅板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每一组波纹板10由十块∽型栅板12和两块顶板11组成,每一组的第一块∽型栅板12两端的头部端分别与两块顶板11一边对齐连接,第二块∽型栅板12的始端与第一块∽型栅板12尾端的距离为8mm。
工作时,料从进料口6进入落在∽型栅板型的料床2上,风通过进气总管9经过一排进气分管8进入三组波纹板10组成的料床2底部,对料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料从出料口1流出,废气从排气管5排出,通过调节进气蝶阀7来控制进气流量,达到在短时间内干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友庆,未经葛友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液体除湿的空调
- 下一篇:多功能智能模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