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整体钢平台系统的悬挂配重自动翻转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385.7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龚剑;胡西焕;李鹏;扶新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0 | 分类号: | E04G11/20;E04G3/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整体 平台 系统 悬挂 配重 自动 翻转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整体自升钢平台系统的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将钢平台系统定位在预定高度的悬挂配重自动翻转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整体自升钢平台为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提供了一个全封闭的安全施工环境。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钢平台能够始终保持在浇捣层楼面标高以上,并通过支撑装置定位在该高度上。现在国内外的整体提升钢平台一般是通过承重销支撑在支撑立柱上,钢平台承重销的形式多为箱型梁制作的杆式承重销,在钢平台提升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拔插动作,使平台完成与承重立柱的结合与分离。这种承重销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1.由于现有的承重销需要在支撑立柱上开设孔洞,将承重销穿过,平台的两根承重梁分别落在承重销的两端,才能得到平衡支撑。如果在主体结构的劲性柱上开设100mm×160mm的承重销孔,对截面削弱很大,特别是在H型钢、箱型、钢管上开100mm×160mm的孔是设计无法认可的,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利用主体结构的劲性柱作为支撑立柱,只能另外设置支撑立柱,这样会使整体提升钢平台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为整体提升钢平台单独设置支撑立柱会使整体提升钢平台的总费用增加,所以使钢平台的使用和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由于需要人工拔插承重销,增加了钢平台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3.施工平面较大时需要操作工人较多,造成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不需要在支撑立柱上开孔的用于整体钢平台系统的悬挂配重自动翻转支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整体钢平台系统的悬挂配重自动翻转支撑装置,其设置在钢平台承重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销轴、承重牛腿、悬挂配重和固定设置在承重梁上的限位板;所述销轴连接在承重梁上;所述承重牛腿通过销轴铰接在承重梁上,所述承重牛腿以销轴为分界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头部伸出在承重梁外,所述承重牛腿的重心位于头部;所述悬挂配重包括悬挂钢索和固定设置在钢索末端的配重块,所述悬挂钢索前端与承重牛腿尾部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牛腿在水平状态时,牛腿的尾部抵靠在限位板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可向下翻转的的承重牛腿来支撑整体提升钢平台,只要在支撑立柱上焊接一些承重凸台或在墙体上预留一些孔洞就可以支撑承重牛腿,不需要在支撑立柱上开孔,因此可以直接利用主体结构的劲性柱或混凝土墙体作为支撑立柱,降低了提升平台的费用;由于承重牛腿的重心位于其头部,所以重力会使承重牛腿的头部向下翻转,为了实现承重牛腿能够自动复位在承重牛腿的尾部安装悬挂配重。同时在承重梁上设置但限位板又会限制承重牛腿的头部向上翻转,这样在配重和限位板的共同作用下,承重牛腿可以在常态下保持水平。当平台提升时,承重牛腿的头部碰到支撑立柱上的承重凸台可以向下翻转实现避让,超过支撑立柱上的承重凸台后,承重牛腿的头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上翻转,变成水平状态,这样平台下降时承重牛腿就可以支撑在承重凸台上,使整体提升钢平台得以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人工拔插承重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安全、可靠,能够满足钢平台的支撑要求。
2.承重牛腿可以在规定范围内转动,钢平台在提升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承重牛腿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使钢平台能够顺利通过。
3.通过障碍后承重牛腿可以实现自动翻转归位,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4.支撑装置能够适应包括H型钢、工字钢、箱型、钢管及由型钢构成格构柱和混凝土墙体等多种形式的支撑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钢平台系统提升时的翻转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夜间照明装置
- 下一篇:具酒精浓度检测功能的手机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