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超细颗粒物切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418.8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8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华;王伟琪;陈汉静;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颗粒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气环境监测采样仪器上使用的超细颗粒物(PM1.0)切割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空气超细颗粒物切割器。
背景技术
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含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心。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悬浮在空中,给人们的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超细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1.0μm以下的细小颗粒物)作为空气中细颗粒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物理化学特性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重要,是目前大气环境污染及空气传播性传染病学研究的一项重点内容。要实现对超细颗粒物的各种特性进行研究,就需要在现有的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上换装超细颗粒物切割器。国外的撞击式切割器由冲击板、阻挡板、滤纸夹具连接而成,其中冲击板上顺序分布若干圆孔,使颗粒物能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冲击板后撞击到阻挡板,阻挡板上收集大颗粒物,而细小颗粒物随着气流到达滤纸并被采集。整个切割器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加工难度很大,且单位时间内的空气采样流量偏小,不利于推广使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的大气颗粒物科研水平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超细颗粒物切割器,其结构能够满足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的要求。它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冲击板1、阻挡环2组成的切割头3和滤膜座4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a)所述冲击板1是直径大于100mm的带弧形槽孔的圆板,槽孔在一个与圆板同心的圆上均匀分成三段或四段弧形,中心宽度为0.45mm~0.55mm,所述阻挡环2是中心圆直径等于冲击板槽孔同心圆直径的环状铝制挡板,宽度为10mm左右;
b)所述切割头3由冲击板1和阻挡环2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冲击板1和阻挡环2之间设有形成上述二者间间隙的垫块5;
c)所述滤膜座4的金属滤网6上放置滤膜,并用压膜环7压住,滤膜座4与切割头3的连接配合面上设有螺纹。
冲击板的弧形槽孔其上表面为漏斗形,为保证足够的孔深,其下表面突出。
所述的冲击板1与阻挡环2之间的间隙为1~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割器的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和维护,利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
附图2是冲击板示意图;
附图3是阻挡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冲击板1、阻挡环2组成的切割头3和滤膜座4两部分。冲击板1是直径大于100mm的带弧形槽孔的圆板。槽孔在一个圆(与圆板同心)上均匀分成三段或四段弧形,中心宽度为0.45mm~0.55mm,总面积满足中流量空气采样的要求。冲击板1的弧形槽孔其上表面为漏斗形,为保证足够的孔深,其下表面突出。
阻挡环2是中心圆直径等于冲击板1槽孔同心圆直径的环状铝制挡板,挡板宽度为10mm左右。
冲击板1与阻挡环2通过螺栓连接。中间的垫块5是为了保证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其空隙距离为1~2mm。
滤膜放置在滤膜座4的金属滤网6上,并用压膜环7压住,滤膜座4与切割头3通过螺纹旋合连接,连接后滤膜被压紧。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中流量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上。当采样器以恒定流量进行采样时,空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大气细颗粒物切割器,经冲击板上的槽孔,突然减小的通路截面积使流速加大,颗粒物与气流以相同的高速从孔口流出,但遇到与气流方向垂直的阻挡环时,气流便改变方向,而气溶胶颗粒由于本身的惯性,改变方向滞后于气流,颗粒物动量越大,滞后就越明显,超过临界值时,颗粒物在完全改变方向之前便撞击在阻挡环上,被阻挡环截留,小于临界值的小颗粒随气流绕过阻挡环,被下一层的滤膜捕获。从而实现了大气细颗粒物的采样过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维护。
根据冲击板槽孔的宽度、冲击板与阻挡环的间距等数据的不同,可形成多种单一粒径的颗粒物切割器。而如果将多种粒径的颗粒物切割头由上至下、由大粒径到小粒径顺序连接,则可以组成多级切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花移栽地下滴灌技术
- 下一篇:治疗中风偏瘫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