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口拉链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811.7 | 申请日: | 2007-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36 | 分类号: | A44B1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钱以能 |
地址: | 2013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口 拉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口拉链,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新型下止结构的尼龙闭口拉链。
背景技术
闭口拉链就是通过下止结构把左右拉链布带和链齿连为一体的拉链,区别与开口拉链在拉开状态下左右半边的布带和链齿是分离的。尼龙闭口拉链就是一种链齿由聚酯单丝弯曲而形成链齿的闭口拉链。
目前拉链市场上经常看到的尼龙闭口拉链,其拉链下止大多是用金属材料(铝材、铜材)的扁丝在专门的模具上打出爪型结构,穿透并勾住布带而形成金属下止;一般情况下这种金属扁丝加工的拉链下止可以满足拉链应该具有的功能性要求,但是从服装的缝制来说,由于拉链金属扁丝下止凸起在拉链表面,对缝纫机的针脚压板通道产生影响,因此服装缝制时缝纫机的针脚压板只能沿着拉链下止边缘移动,布边通常会离开拉链下止一段间隙,该间隙至少是针脚压板的宽度。所以这样的尼龙闭口拉链缝制在服装上后,其拉链下止是外露的;而且因为金属扁丝材料的颜色局限,拉链下止与拉链无法保持颜色一致;服装的整体外观是有缺陷的。
另外,近两年市场上还有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其下止为注塑结构,POM材料经配色而成;这种下止克服了原金属扁丝下止的颜色局限问题,但是由于不同材料的演色性原因,还是只能接近于染色后的拉链颜色;而且由于是配色生产,材料的浪费较大,生产效率也较低。另外,因为注塑下止呈整块结构,该整块结构仍然凸起在拉链表面,所以服装缝制时仍然无法克服前述金属下止尼龙闭口拉链对缝纫机的针脚压板通道产生影响而带来的缺陷。
最近还出现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其下止是在拉链链齿的尾端用高温熔接的方法使齿合部分的链齿熔合形成拉链下止,满足拉链下止功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链齿熔合后其颜色会有变化,还是无法完全与染色后的拉链保持一致;另外这种拉链在服装缝制时虽然可以让缝纫机的针脚压板在拉链下止表面通过,而使缝制位置调整到离拉链下止尾端最近,但缝纫机的针脚压板有时会将熔合的拉链下止压裂,下止功能被破坏;还有由于是在链齿表面进行的高温熔合,熔合部分会有毛糙的手感,并影响整条拉链的整体外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尼龙闭口拉链都是有缺陷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尼龙闭口拉链,解决现有技术中尼龙闭口拉链下止无法与拉链保持颜色一致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尼龙闭口拉链的下止整块凸起导致服装等缝制时缝纫机的针脚压板只能沿着拉链下止边缘移动、使得布边通常会离开拉链下止一段间隙的问题。同时解决在将拉链缝制到服装时拉链下止构造在缝纫机的针脚压板压力下的可靠性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左链齿带、右链齿带分别与布带通过缝线连接在一起,拉头可在左链齿和右链齿上移动,在拉链尾端的左链齿带和右链齿带的链齿结合部分穿插一根短针状结构作为整个拉链的下止结构。
短针状结构为铜针,直径大于左链齿带和右链齿带的链齿结合后互相之间沿拉头拉动的方向所产生的间隙。左链齿带和右链齿带分别由一整条化纤单丝弯曲成多个环状结构而构成多个链齿,所述环状链齿中具有通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构造的尼龙闭口拉链,由于铜针是直接穿在拉链尾端的齿合链齿中间,与齿合链牙之间呈过紧配合,这部分拉链的链齿就无法左右分开,而且铜针不会脱落,这一段铜针就起到了很好的下止作用;满足了尼龙闭口拉链下止功能的要求。
而且因为铜针直接穿在链齿中间,无法从外观上直接看到拉链下止,所以拉链的整体颜色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这样尼龙闭口拉链的尾端表面不再有现有技术中金属扁丝、注塑材料的外加下止构造,使拉链的整体外观、颜色统一性、手感都有根本性的提高。
再者,这种拉链在服装缝制时可以将缝制位置调整到离拉链下止尾端最近,而且不必担心缝纫机针脚压板在拉链上通过时现有技术中拉链下止构造由于整块凸起于链齿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服装缝制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拉链下止尾端与服装布边的较大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止结构区域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左链齿带2和右链齿带6分别由一整条聚酯单丝弯曲成多个环状结构而构成多个链齿,所述环状链齿中具有通孔。左链齿带2、右链齿带6分别与布带1通过缝线5连接在一起,拉头4可在左链齿2和右链齿6上移动,在拉链尾端的左链齿带2和右链齿带6的链齿结合部分穿插一根铜针3。
铜针3的直径大于左链齿带2和右链齿带6的链齿结合后互相之间沿拉头4拉动的方向所产生的间隙。铜针3直径比拉链左右链牙齿合后的间隙大0.2mm左右,呈过紧配合,长度约5--8mm左右。铜针的的具体尺寸可根据拉链的不同型号来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龙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用发电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子母马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