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缩结晶和吸收氧化组合式氨法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184.9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生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200237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结晶 吸收 氧化 组合式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缩结晶和吸收氧化组合式氨法脱硫塔。
背景技术
我国燃煤电厂众多,特别是供热、大型石化、化工、冶金等企业建有的中小机组(100MW机组以下)更是星罗棋布。燃煤产生的SO2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减少SO2危害,国家要求新建燃煤电厂锅炉必须同时建设烟气脱硫装置,在役电厂也要限期治理。由于脱硫装置投资较大,目前主导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小热电厂难于承受,且运行成本较高,脱硫副产物石膏受品质、产量及成本的限制,用途有限,造成额外的处理成本。因此寻求一种与钙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同时副产硫酸铵化肥的氨法脱硫工艺,将大大降低烟气脱硫成本。
目前,国内一些小锅炉采用一种简易的氨法喷淋塔脱硫装置,采用在塔的上部用氨水直接喷淋,但由于喷淋量少,烟气温度高(~100℃),加之氨水极易挥发,使排放的烟气夹带大量的游离氨,脱硫效率极低,很难回收硫酸铵产品,造成脱硫剂大量流失,运行成本高,而且还形成了氨的二次污染。
国外一些公司,采用喷淋塔技术的氨法脱硫装置,由于要满足较高的传质、传热要求,所以脱硫塔的液气比很大,接近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使得吸收循环液的流量很大,能耗较大,同时由于液膜夹带严重,脱硫塔的除雾要求很高,甚至采用了电除雾,加之整个装置防腐要求高,使得氨法脱硫的工程造价比同等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还要高~20%,严重制约了氨法脱硫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浓缩结晶和吸收氧化组合式氨法脱硫塔,以克服现有氨法烟气脱硫装置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运行可靠的新型氨法脱硫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浓缩结晶和吸收氧化组合式氨法脱硫塔包括:
一种浓缩结晶和吸收氧化组合式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硫塔、浓缩结晶塔以及连接所述脱硫塔与浓缩结晶塔的连接管;
所述脱硫塔包括:
所述脱硫塔的上部是吸收段;
在所述吸收段的上面设置除雾段,并带自动清洗喷淋装置,以产生净烟气,所述喷淋装置的水由一水泵提供;
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以排出所述净烟气;
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氧化段,氧化段采用氧化池,所述氧化段下部设置有输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入口,使吸收烟气生成的亚硫酸铵溶液氧化成硫酸铵溶液,该硫酸铵溶液为吸收循环液,所述氧化段上部设置有吸收循环液出口;
所述吸收循环液出口通过管子与一循环罐连接,所述循环罐有氨水输入,所述循环罐的底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泵,吸收液循环泵通过管子与设置于所述脱硫塔的吸收段的第一吸收循环液入口连接;
所述吸收段的吸收循环液入口与槽式分布器连接;
所述的吸收段下部设有集液槽,用于收集吸收循环液并将吸收循环液送入脱硫塔的氧化段,及使自流的吸收循环液能够通过脱硫塔的氧化段溢流至循环罐,完成吸收液的吸收氧化循环过程;
所述浓缩结晶塔包括:
所述浓缩结晶塔的下方置有待脱硫的烟气进入的烟气入口;
所述浓缩结晶塔的上方置有分布器,所述分布器上设有喷嘴,喷入来自所述脱硫塔生成的硫酸铵溶液,使进入的烟气增湿降温,降温的烟气通过所述连接管进入所述脱硫塔;
所述浓缩结晶塔的分布器下方设置有第二吸收循环液入口,所述第二吸收循环液入口通过管子与所述循环罐连接的吸收液循环泵相连接;
所述浓缩结晶塔的底部设置有使硫酸铵溶液浓缩饱和结晶的结晶池,所述结晶池的底部设置有浓缩结晶循环泵,所述结晶池的底部还设有浆液排出口,所述浓缩结晶塔的中部设有第三吸收循环液入口,所述浓缩结晶循环泵通过管子与所述第三吸收循环液入口连接,使所述结晶池内母液返回所述浓缩结晶塔,而结晶的浆液通过所述浆液排出口排出。
所述脱硫塔的吸收段采用三段混合规整填料,所述混合规整填料是160~250型,材质为聚丙烯。
所述脱硫塔的除雾段采用波纹板除雾器,材质为聚丙烯。
所述脱硫塔的第一吸收循环液入口有两个。
所述脱硫塔的槽式分布器的材质采用聚丙烯或玻璃钢。
所述脱硫塔吸收段下部的集液槽,是通过一外连管将所述吸收循环液送入所述脱硫塔的氧化段。
所述脱硫塔的氧化段中于所述压缩空气入口处设置打孔的分布管。
所述浓缩结晶塔的分布器采用喷射式分布器,单排设置,所述分布器上的喷嘴采用19或37或61个全锥形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生,未经李培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1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组织显微解剖台
- 下一篇:一种金属卤化物灯用陶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