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856.6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4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思威璐精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3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气 液压 夹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尤其涉及适用于夹紧冲压压力机的上下模具的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机是一种金属成型机械,压制每一种零件都需要选用匹配的上下模具。模具的更换、安装越发成为业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对于中、大型压力机来说,上、下模夹紧仍然采用的是老式的螺栓紧固。由于模具较大,既要保证各点的压紧力均衡又要保证它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造成了操作上的不便并会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特别是,旧式的夹紧系统由于要提升较大的模具在更换上模时需要多人操作,且要保证其四边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保证各个压点的力均衡,因此调整时间较长。
此外,旧式的夹紧系统在更换上模具时易发生人为疏忽。因为一定要遵循先提升模具后夹紧的顺序,若在未提升到位就进行夹紧,就可能使模具产生变形、夹紧装置损坏、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此外,旧式的夹紧系统在更换下模具时易造成移位。因为下模具装载小车需要对准限位装置然后手动锁紧小车,在各方向的锁紧装置施加力时容易造成间隙过大。
因此,本领域中随着产量的高速增长,需要将上模夹紧装置改为自移式模具夹紧器,将下模夹紧装置改为手持式模具夹紧器,以减少换模具时间,提高安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气液压模具夹紧系统,它包括气源输入口,通过气路与气源输入口相连通的气液转换泵,与气液转换泵连通并为之供油的油箱,通过油路与气液转换泵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高压油输出口,设置于气液转换泵和至少一个高压油输出口之间的回路组件,以及通过液压软管形成的油路与高压油输出口相连的夹紧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气源输入口和气液转换泵之间的气路上的空气调压过滤器,以及设置于油箱与气液转换泵之间的油路上的吸油过滤器。
在上述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中,气液转换泵包括气缸工作腔;设置于气缸工作腔内并受一复位弹簧推动的气缸主活塞;在一先导阀弹簧和气缸主活塞的作用下进行开闭的先导阀;设置于气缸工作腔外的气缸排气室;滑阀工作腔;设置于滑阀工作腔内并受一复位弹簧推动的滑阀主活塞;设置于滑阀主活塞一端处并受一弹簧推动进行开闭的开启阀;其中气缸工作腔与气源根据开启阀的开闭情况连通或隔开,气源根据先导阀的开闭情况与滑阀工作腔和排气室连通或隔开。气液转换泵用于向上模夹紧装置和下模装载小车夹紧装置提供液压油。
在上述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中,回路组件包括使气源的压缩空气导通或阻断的电磁阀、设置于电磁阀的下游并在该电磁阀的控制下使气液转换泵与夹紧装置之间的油路的导通或阻断的换向阀。
在上述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中,回路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换向阀与夹紧装置组件的油路上的压力开关。
在上述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中,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上部的高压油进口以及设置于其下部的可伸缩的T形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气液压夹紧系统中的气液转换泵能同时向不同方向上的模具夹紧装置输出足够流量的高压油,并与由电磁阀组控制的回路组件配合能使模具夹紧动作自动化,因此可单人操作。此外,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用各种夹紧装置控制系统并带有连锁保护回路,大大减少人为疏忽。上述气液转换泵可同时向上下模夹紧装置提供压力油,使上下模具在10秒内完全对位并完成夹紧,避免了在锁紧过程中的移位。
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压夹紧系统的主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压夹紧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气液转换泵的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气液转换泵的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气液转换泵的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压夹紧系统的回路的示图。
图6a是一夹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6b是一夹紧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思威璐精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思威璐精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