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926.8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华;顾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元件 万向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固定检测元件的装置,特别是一种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随意调节检测元件位置和方向。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元件的固定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不可自由调节的固定装置,如光栅固定器,安装时把一对光栅由螺丝直接固定于铁架子上,一个为发射,一个为接收。光栅型号不同、铁架子不同,采用的螺丝也可能不同,螺丝有大有小还有内六角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无法进行自由调节,影响了生产节奏。还有限位检测元件固定器,固定同样是由螺丝固定,于限位形式大小不同,造成所采用的螺丝规格品种亦不同,同样也存在调节困难,而且一旦发生位置偏移,会造成定位设备的超行程动作或误动作而发生事故。
另一种是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如一种多功能农用微型耕作机的操纵机构,系将由扳紧环、上铰块、活动铰块、半圆铰块组成的扶手万向调节装置装在扶手支撑杆与扶手之间,扳紧环上的螺杆穿过三个铰块并用螺母旋紧。拧松螺母,通过三个铰块之间锯齿相互啮合位置改变,就可左右、高低任意灵活的调节扶手的位置。此操纵机构并不需要扶手旋转,功能实现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此外,还有一种检波器水平调节装置,其包括有检波器护壳、底盘、尾锥,尾锥固定在底盘下面,底盘上部通过一带有万向轴承的连接轴支撑一调节底盘,调节底盘和底盘边缘间设有调节螺钉,检波器护壳安装固定在调节底盘上,尾锥插入地里的检波器护壳所处状态可以进行调节,不但检波器护壳水平面所成角度可按要求调节,而且可进行任意旋转角度调节,其构造紧凑、合理,使用方便。但是该调节装置根只能调节角度,不能对元件其他多方向的调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检测元件固定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检测元件多方向和位置调节并能徒手操作,无需要任何工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平台和转动平台,
所述的底座为上端开口的一柱状容置器,所述的底座的前后板上各开有一个对称的圆孔;
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底部为一“门”字型构件,构件内侧两壁为齿面,与该齿面相啮合的丝杆通过所述的底座上的圆孔插入“门”字型构件中,并固定在底座内,“门”字型构件上部为横向平台,横向平台左右两边高出部分分别有一圆孔,横向平台上的纵向平台的左右两边也有与横向平台相同且相等高度的圆孔,丝杆穿入圆孔使横向、纵向平台相连接并固定,纵向平台上开有锲型槽,内有相卡配的锲形块,锲形块上有一大圆盘,大圆盘中间有一小孔;
所述的转动平台下部为一旋转托架,旋转托架的底座为一小圆盘,小圆盘中间有一凸头,放置于大圆盘中间的小孔内,,旋转托架上的圆弧托板开有两条平行槽,小圆盘与圆弧托板之间由支柱相连;所述的转动平台顶部为一个圆弧平台,圆弧平台的圆弧底部置于圆弧板内,圆弧平台的下部有两个相同且平行的螺母,螺母穿过圆弧托板的平行槽并与圆弧托板卡紧。
所述的纵向平台锲型槽中开设有孔,通过螺母使锲型槽和锲型块固定;所述的大圆盘两边设有卡子,卡子上有螺母,使大、小圆盘卡紧。
所述的纵向平台的锲型槽也可以为丝杆结构;丝杆为长丝杆,一头带有螺母。
所述的螺母为长柄螺母。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移动平台采用了丝杆结构,使移动平台可以自由升降;由于移动平台的横向、纵向平台分别采用了丝杆和锲形槽结构,使移动平台可以自由平移;圆弧托架的低部采用中心凸头的小圆盘和大圆盘连接,使该装置可以360度旋转;圆弧平台的圆弧底部置于圆弧板内,可以沿圆弧槽自由调节倾斜角度从而使检测元件可以自由全方位调节。由于螺母采用可用的是手调的长柄螺母,无需如何工具,随意调节,操作方便,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元件万向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9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液式笔尖结构及书写笔
- 下一篇:一种触压式墨水管及书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