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933.8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旭;费成功;张鹏;魏著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4 | 分类号: | F04D29/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90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进口 能量 诱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泵,特别是一种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
背景技术:
水泵在进口处经常设置诱导轮,利用诱导轮产生的扬程,增大叶轮进口的能量,从而提高泵的吸入性能。现有技术中,诱导轮与叶轮同轴设置于泵轴上,并位于主叶轮之前,诱导轮容易产生汽蚀问题,能量损失大,诱导轮被汽蚀破坏后更换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所述的这种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诱导轮容易产生汽蚀问题、能量损失大、被汽蚀破坏后更换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由一个泵叶轮构成,其中,所述的泵叶轮的前段设置有一个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所述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通过铸造结构、或者紧配合结构、或者螺栓连接结构与泵叶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由一个圆柱筒状构件构成,所述的圆柱筒状构件的两个端面开放,圆柱筒状构件的内壁中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复数个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叶轮的前段设置有一个圆柱状内腔,圆柱筒状构件的外径与所述的圆柱状内腔的内径相配合,圆柱筒状构件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筒状构件通过铸造结构、或者紧配合结构、或者螺栓连接结构与泵叶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设置于叶轮的前段,加大了进口局部能量,使能量损失最小化,同时提高了泵的吸入性能;在发生汽蚀破坏后,可以迅速从叶轮前段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直接设置在叶轮的前段,通过加大进口局部能量使能量损失最小化,同时提高了泵的吸入性能;在发生汽蚀破坏后,可以迅速从叶轮前段拆卸更换,降低了诱导轮的设计、加工、制造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中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中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高泵进口能量的诱导轮由一个泵叶轮1构成,其中,所述的泵叶轮1的前段设置有一个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2,所述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2通过铸造结构、或者紧配合结构、或者螺栓连接结构与泵叶轮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流式或者混流式叶轮2由一个圆柱筒状构件3构成,所述的圆柱筒状构件3的两个端面开放,圆柱筒状构件3的内壁中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复数个叶片4。
进一步的,所述的泵叶轮1的前段设置有一个圆柱状内腔,圆柱筒状构件3的外径与所述的圆柱状内腔的内径相配合,圆柱筒状构件3固定设置在圆柱状内腔中。所述的圆柱筒状构件3通过铸造结构、或者紧配合结构、或者螺栓连接结构与泵叶轮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超B级监室平开门自动锁具
- 下一篇:多功能煤、柴两用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