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晶自发热地板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034.X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10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陆上驰;赖贤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上驰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506上海市金山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发 热地 板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采暖领域,特别涉及自发热地板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碳晶自发热地板块。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室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环境温度,更是非常敏感。对于我国来说,绝大多数地区冬天都比较寒冷,对于北方地区的室内大多具有采暖设备,而对于广大的南方地区却缺乏采暖设备,这样就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了一点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南方地区的冬天,潮湿阴冷,体质虚弱的人容易滋生风湿病。因此采用必要的廉价供暖设施的十分必要的。
目前对于地面供暖技术领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锅炉地水暖和发热电缆:属线型采暖,水泥埋设,热损高,能耗大。升温慢,耗电巨多,影响房间层高和面积,安装维护繁重。
2.电热膜:属平面发热,表面温度不均匀,使用寿命短,耗电多,漏电,不耐酸碱,怕水、氧化。国家严禁在隐蔽工程中使用。无法应用于实木龙骨地板采暖。
3.碳纤维板:属平面发热,表面温度不均匀,使用寿命短,漏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法应用于实木龙骨地板采暖。
由于上述3种方法均存在许多缺点(如上所述),无法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实木地板的地采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限制,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于实木地板地采暖的、安全和耐用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适于现代实木地板的地采暖、安全耐用、节约能源、使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碳晶自发热地板块。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碳晶自发热地板块具有如下构成: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包括木地板块和电源线,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碳晶材料发热片和专用插接件,所述碳晶材料发热片与所述的木地板块相贴合,且该碳晶材料发热片通过电源线与所述专用插接件相连接。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碳晶材料发热片由碳晶材料发热层、全反射金属镀层和绝热层依次贴合组成,所述的碳晶材料发热层与所述的木地板块相贴合。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全反射金属镀层可以为全反射镀铝层、全反射镀铜层或者全反射镀铬层。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绝热层可以为石棉绝热层或者发泡材料绝热层。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专用插接件包括母插和公插,相邻碳晶材料发热片的专用插接件通过母插和公插对应插设连接;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碳晶材料发热片与所贴合的木地板块的总厚度不超过25mm。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碳晶材料发热片在宽度方向的两端1/4处与所述的电源线相连接。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碳晶材料发热片通过自限温装置与所述的电源线相连接。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自限温装置可以为双金属片或者热敏开关。
该碳晶自发热地板块的木地板块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对拼咬口,且该木地板块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背面底部设置有走线沟槽。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碳晶自发热地板块,不仅能够实现地供暖,而且升温快,表面温度均匀,节能环保,安全省电,同时还能够精确供暖,安装简单;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碳晶自发热地板块寿命长,耐腐绝缘,而且不惧怕水、氧。其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采用碳晶发热片,均匀发热体,碳晶发热板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热运动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热辐射,最终达到使空间迅速制暖的目的。同时产生大量远红外线。具有舒筋活血、改善体内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
(2)采用碳晶发热片,寿命长。由于碳素作为基本化学元素具有极好的稳定性,而碳晶材料的目数也十分微小,所以无论布朗运动如何剧烈,碳晶本身在长时间的摩擦下只可能变成更加微小的晶体,理论上的极限就是还原成碳素分子团(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碳晶发热板的辅助材料,如树脂材料、铜箔等寿命决定了碳晶发热板本身的寿命。
(3)采用全反射金属镀膜可降低5%~10%的能耗,节能效果明显。
(4)采用绝热层,其为绿色环保材料,绝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高效绝热,采用专用插接件,其为进口高科技军工产品,接通率100%,内部自锁功能,绝缘防水,安全环保。
(5)碳晶发热片内置自限温装置,产品在任何状态下开启也不会使地面过热,具有安全、舒适、升温迅速的特点;地板与地热浑然一体,堪称地暖技术的革命性转变。
(6)碳晶发热片为地面低温平面架空辐射热量,不与地面材料接触,对地面材料的影响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上驰,未经陆上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