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575.2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6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存国;宋惊雷;周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速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10 | 分类号: | B63H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233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襟翼 十字头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升力舵襟翼舵的传动装置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使用普通的传统舵,舵效差,舵面积大(在相同舵效时),舵叶重,导致船舶钢材用量增加,附体阻力增大。
虽然襟翼舵向世以来,有着几种不同的襟翼传动方式,但都存在各种缺点。如齿轮式传动:结构复杂,磨损大。一般导杆式:与船体固定处结构强度差,不牢固、易损坏,导杆外露端容易碰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用性好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连接牢固,便于安装、拆卸、维修,能使襟翼舵的转角大于主舵的转角,从而提高舵效的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包括:
一主舵,固设有舵杆;
一襟翼舵,转动连接主舵的后缘;
一舵承,舵杆枢设(轴连接)于舵承;
一支架,固设于舵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字头,所述十字头的(垂直)竖件为竖轴,十字头竖轴枢设(轴连接)于支架的主舵正舵位置(水平)中线上的舵杆靠襟翼舵的一侧,并且十字头竖轴轴线至舵杆(垂直)轴线的距离小于襟翼舵与主舵转动连接的(垂直)轴线至舵杆(垂直)轴线的距离;所述十字头的(水平)横件为导向组件,内设可滑动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后端固定于襟翼舵的顶部;当主舵转动并带动襟翼舵一起转动时,使襟翼舵的转角大于主舵的转角,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块。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由于采用襟翼舵的转动以绕十字头竖轴轴线转动的结构,安全可靠,连接牢固,使当主舵转动并带动襟翼舵一起转动时,使襟翼舵的转角大于主舵的转角,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由于导杆在襟翼舵上的位置固定,外伸于舵体的范围小,所以导杆不易磨损碰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维修的特点,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船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的传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襟翼舵的十字头传动装置,包括一主舵1,固设有舵杆11;一襟翼舵2,转动连接主舵1的后缘;一舵承4,舵杆11枢设(转动连接)于所述舵承4;一支架5,固设于舵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水平)横件(一)和(垂直)竖件(1)组成的“十”字头3,所述十字头3的(垂直)竖件为竖轴33,十字头竖轴33枢设(转动连接)于支架5的主舵正舵位置(水平)中线Q上的舵杆11靠襟翼舵2的一侧,并且十字头竖轴轴线Y至舵杆(垂直)轴线Z的距离N小于襟翼舵与主舵转动连接的(垂直)轴线X至舵杆(垂直)轴线Z的距离M;所述十字头的(水平)横件为导向组件32,内设可滑动的导杆31,所述导杆31的后端固定于襟翼舵2的顶部。
如图2所示,当主舵1转动时,会带动与主舵后缘转动连接的襟翼舵2一起转动,又由于所述导杆31固定于襟翼舵2,而导杆31只能在十字头的导向组件32内(水平)滑动并带动十字头的导向组件绕十字头竖轴轴线Y(水平)转动,所以转动后的主舵1’,带动其后端轴X’连接的襟翼舵,而导杆31’使襟翼舵2’绕十字头3’竖轴轴线Y转动,使转舵时襟翼舵的转角r能大于主舵的转角R,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字头导向组件为导向块,并由两块强力耳板与船体螺栓连接,安装拆换方便,其内的衬套(合成材料)便于定期更换和拆卸检查(不进坞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字头导向组件也可以是导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速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速远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提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冷联供和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