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818.2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3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洲;李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泰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内衬 耐火材料 检修 隔热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检修,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的通道。
背景技术
钢管厂的环形加热炉为旋转式炉底,炉膛中心直径达到数十米,炉膛宽度达到数米,炉底工作层宽度、炉膛高度达均达到数米。在如此巨大的炉体内壁都内衬耐火材料。这些耐火材料的工作温度极高,常常需要维护、修理,以前一般都是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即停产以后进行冷炉,直到炉内环境温度不高于60度之后检修人员才能进入到炉子内对内衬耐火材料进行检修。由于炉子本身较大,生产时炉温较高,又没有特别有效的冷炉设施,这样的检修方式所需的冷炉时间较长,甚至有时只是对炉子进行局部小量修复也需进行长时间的冷炉,浪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以致损失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在隔热通道内对较高炉温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进行检修,而不用等炉温降低到常温,节约大量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环形炉包括带有内炉门的内环和带有炉门的外环,所述隔热通道包括一搭设在炉内的横梁和若干相连接的隔热屏罩,每节隔热屏罩具有“П”状截面,由三片隔热材料和若干支撑骨架组成,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四个直立骨架和四个与直立骨架的顶端连接的水平骨架,所述隔热材料覆盖并连接于支撑骨架连接构成的一顶部和两个侧面上。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它还包括一个活动安装在隔热屏罩一侧的、由所述支撑骨架和隔热材料组成的门。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所述的门和隔热屏罩是相对的支撑骨架之间通过其上焊接的活动连接扣连接。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所述隔热通道通过横梁悬空搭设在距旋转炉一定距离的内环和外环炉门之间。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隔热通道直接搭设在内环和外环炉门之间的炉底上和离需要检修部位之间以检修的相应的部位,并封闭最后通道口。
本发明的能在炉温降低到300℃时即可开始检修,实现了在较高温度下对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实施检修,可减少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检修的冷炉时间约40小时,即一次检修可减少钢管厂40小时的停炉时间,对以小时来计算利润的钢管厂来说,所带来的利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同时制作通道本身的成本相对于缩短的时间内环形炉生产所创造的利润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所述的发明的实施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的隔热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并参考图2和图3所示::一种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环形炉包括带有内炉门5的内环7和带有炉门6的外环8,所述隔热通道包括一搭设在炉内的横梁和若干相连接的隔热材料,每节隔热屏罩具有“П”状截面,由三片隔热材料2和若干支撑骨架1组成,所述支撑骨架1包括四个直立骨架和四个与直立骨架的顶端连接的水平骨架,所述隔热材料2覆盖并连接于支撑骨架1连接构成的一顶部和两个侧面上。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它还包括一个活动安装在隔热材料一侧的、由所述支撑骨架1和隔热材料2组成的门(图中没有标注)。
所述的环形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热态检修用隔热通道,所述的门和隔热材料2是相对的支撑骨架1之间通过其上焊接的活动连接扣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型锂离子电池激光焊接夹具
- 下一篇:汽车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