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吨位重物小推力水平移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877.X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0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彬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941上海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重物 推力 水平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吨位重物水平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水平移动大(特)吨位重物时,一般是在重物下面垫设钢板、轨道或聚四氟乙烯条形板,利用卷扬机、张拉器或爬行器推、拉使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其共同点是在移动重物的一端设置固定设施,在移动方向上设置反力架或滑行轨道,因此,为满足移动条件的要求,需要设置复杂的反力设施和轨道(钢板)。这些移动重物方法的缺点是辅助设施耗材量大,且重复利用率低,有些反力架不能重复使用;由于重物移动时摩擦系数大使得所需的牵引力大,致使移动重物的重量受到限制,在移动特大型重物时非常困难;还由于这种移动装置只能沿着直线移动,且根据移动重物的形状、支撑受力位置不能灵活组合,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吨位重物小推力水平移动装置,该水平移动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反力架或承受牵引力的固定装置,外部设施简化,成本降低,并可组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吨位重物小推力水平移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调式移动装置、滑道、移动式推拉器,若干个可调式移动装置上部支撑着重物,下部坐在滑道内,移动式推拉器安装在可调式移动装置的前端或后端,移动式推拉器的伸缩油缸推、拉可调式移动装置沿着滑道移动,将托着重物水平移动到指定位置。
具体的说:
所述可调式移动装置由水平调整座、高度调整器、移动体、底板、支撑座组成,水平调整座顶部为板状,底部为球状体,板状下部套装在球状体上组成可转动平台,水平调整座顶部平台上装有重物;水平调整座安装在高度调节器上,高度调节器安装在底板中部;移动体为板状,两侧移动体和底板焊接成可调式移动装置整体框架,在移动体的前端或后端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经销钉可与移动式推拉器或另一个可调式移动装置相连接。
所述在移动体的端部两侧边装有挡轮,挡轮可限位底板侧向移动。
所述在支撑座的上方装有限位板,限位板控制移动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牢固。
所述支撑座为两排平行连接板,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两排平行连接板可平行于底板或垂直于底板。
所述滑道由滑道挡板、限位块、滑道底板、撑板、滑块、滑块固定件组成,两侧的滑块挡板和滑道底板组成滑道,限位块每隔一段装在滑道挡板外;滑道挡板外还装有撑板以加固滑道挡板;若干个滑块经滑块固定件固定于滑道底板上,滑块支撑着可调式移动装置;滑道挡板和限位块支撑着移动式推拉器。
所述在滑道前后端部还装有封板和销钉板,封板与撑板相联接加固滑道挡板,销钉板固装在滑道底板两侧上的滑道挡板前后端外侧边,销钉板上开有销钉孔,通过销钉将两根滑道起来;在销钉板上还开有销钉槽,销钉槽可固定住销钉,防止销钉脱开。
所述移动式推拉器由推拉器架、推拉油缸、固定架、固定销、导向杆、导向器、定位板、支撑轮组成,推拉油缸安装在推拉器架上,推拉油缸一端通过销钉与可调式移动装置连接;推拉器架的四角装有固定架,固定架内开有圆孔内装固定销;导向器装在推拉器架两侧面可与滑道限位块相接触;导向杆经轴连接导向器,可调节导向器向前或向后行进;定位板装于推拉器架顶部可固定导向杆的正确位置;支撑轮支撑着推拉器沿滑道上运行。
所述推拉油缸与推拉器架为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移动装置在托着重物移动时,移动式推拉器连同可调式移动装置托着的重物在滑道内做相对运动,其纵向水平分力由自身承担,因此不需要反力架或承受牵引力的固定装置,简化了外部设施,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水平移动装置是按照一定模数设计,可根据移动物体的具体情况可任意组合,周转使用,保管和运输方便,节约资材。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移动物体的形状、重量、重心位置、支撑位置的受力情况,可多点灵活布置和组合,移动物体的质量可从百吨到万吨以上。也可根据重物移动要求做曲线水平移动。为同步移动,除在控制系统联锁控制外,还可以在可调式移动装置之间用连杆进行连接,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吨位重物小推力水平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调式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移动式推拉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彬,未经李树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