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脚踏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704.X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金龙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脚踏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自行车脚踏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具安全性与方便性的折叠式脚踏。
背景技术
折叠式脚踏结构设计林林种种,而目前市面上一种折叠式脚踏结构主要系在一呈相互套合并可作枢转折叠的内踏体与外踏体间,利用一轴向位的弹性抵件将内踏体与外踏体作反向推抵支撑,然而,此设计外踏体与内踏体间的弹性抵件顶撑的弹性力要够,不然的话会使内踏体与外踏体容易因故产生折叠弯曲的不安全性,相对的在折叠时因为弹性抵件具有较大的顶撑弹力,使用者就必需要施以大力才能压缩折叠,且用力压缩时又容易发生夹手的潜在危险性。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所以就从事自行车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在经过多次改良与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具安全性与方便性的折叠式脚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具安全性与方便性的折叠式脚踏的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脚踏的改进结构,系在呈相互套合并可作枢转折叠的内踏体与外踏体间,用一轴向位的弹性抵件将内踏体与外踏体作反向推抵支撑;其特点是,该外踏体供弹性抵件套置处系设有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底端系设有一与容置室呈径向交会连通的穿槽,又穿槽与容置室交会处的贯通孔恰可容弹性抵件的抵杆伸出,一挡块件系具有一适当的弹力容置定位在该穿槽内,并于适处设有一贯穿孔。
该弹性抵件系包含有一抵杆与一压缩弹簧。
抵杆分别形成有一较大径的抵端与一段较小径容压缩弹簧穿套的杆身,该套设有压缩弹簧的杆身恰可穿伸过容置室与穿槽交会处的贯通口。
该抵杆较小径的杆身端面上设有一小凸柱供与挡块件勾扣定位。
该挡块件内侧端系利用一压缩弹簧作弹性抵顶。
该挡块件外侧端系具有一内弧形的折角扳头。
该挡块件贯穿孔背面的内侧向连通有一小段供抵杆一外端面上的小凸柱勾扣的扣槽。
该挡块件的内侧端面延伸出一柱杆供压缩弹簧套置,该压缩弹簧的一端由外踏体的穿槽内侧端再向内凹设一容槽抵设。
藉由以上结构,当挡块件上的贯穿孔未对应弹性抵件的抵杆时,弹性抵件的两端即分别受到内踏体与挡块件的阻封而固定不动,使外踏体与内踏体无法藉由弹性抵件的压缩而折叠,而当挡块件上的贯穿孔位置正对于弹性抵件的抵杆位置,即可解除滑块件的阻碍,而将不必藉由高强力的弹性抵件相互抵顶的外踏体与内踏体轻易作压缩折叠。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实用新型未折叠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未折叠固定时的俯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未折叠固定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状态的俯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状态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金龙,未经谢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装花毂
- 下一篇:一种内燃牵引车用全液压助力制动及前后轮盘式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