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绳式擦窗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057.4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1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凌正阳;穆方波;邱伟;邱卫东;殷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1/06 | 分类号: | A47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绳 式擦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又能内外窗擦洗,且安全可靠的拉绳式擦窗器,尤其是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实现了刷具的上下擦洗,使刷具达到最大擦洗范围,也符合人们传统的擦窗方式。
背景技术
公知擦窗一直是一件十分麻烦的家务劳动,而且在清洗高层户外玻璃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擦窗器大多利用加装长杆,来扩大擦拭范围,或利用吸铁石的吸力来固定擦具清洗外窗。但都存在缺陷,不能满足既省力,又能内外窗擦洗,且安全可靠的要求。随着城市高楼的日益增多,大量的采光使窗户尺寸加大,需要一种新型擦窗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擦窗器在安全性和省力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擦窗器,该擦窗器利用平行四边行原理,采用了机式的传动机构,实现了刷具的上下擦洗,使刷具达到最大擦洗范围,也符合人们传统的擦窗方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凹形外壳、紧固装置、拉绳装置、减速齿轮、偏心轮、齿轮齿条、曲柄滑块和刷具等部分构成。通过紧固装置将拉绳擦窗器固定,调节紧固螺栓可使此擦窗器固定在不同厚度的门窗框上;拉绳装置类似常见的拉绳式窗帘,在长绳上加工出一系列紧凑排列的圆珠,并将其嵌入到滚轮的凹槽中,当拉动绳子时,圆珠会带动滚轮快速转动;滚轮与小齿轮同心相连,将转动传动到大齿轮,起到减速及放大力矩的功效;大齿轮与一圆盘通过主轴同轴相连,圆盘与主轴作为一体,通过一偏心连杆与齿条连接,当大齿轮转动时就带动圆盘一起转动,偏心连杆随之转动,驱动齿条做间隙性往复直线运动;再通过安装在一端的齿轮,由齿条与其啮合带动其在一定范围内作来回转运动。由主动连杆杆与齿轮连接将运动传至刷具轨道槽内的滑块,配合从动连杆,实现刷具在窗框内的水平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擦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固定位子,及选用不同尺寸的刷子,可以擦到窗户的每一个角落,并适应不同尺寸的窗户,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拉绳;2、销;3、连杆;4、销;5、螺栓;6、齿轮;7、紧固螺栓;8、固定套筒;9、拉绳轮;10、齿轮;11、开口销;12、开口销;13、刷子;14、滑块;15、从动连杆;16、主动连杆;17、螺栓;18、销;19、齿轮;20、圆盘主轴;21、齿条;22、凹形外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拉绳式擦窗器,由刷具13和凹形外壳22及其内部结构组成。凹形外壳22上装有一带内螺纹的固定套筒8;紧固螺栓7装在固定套筒8内,可手动旋动螺栓使螺杆旋进旋出以固定擦窗器;固定套筒8外套有拉绳轮9及齿轮10,拉绳轮9和齿轮10连在一起并且与固定套筒8间隙配合;齿轮10与齿轮6相啮合,构成一减速传动装置并可放大力矩;齿轮6固定在带有圆盘主轴20上,带动主轴和圆盘一起转动;偏心连杆3一端通过销4与圆盘连接,另一端通过销2与齿条21连接构成类偏心轮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化为间隙性往复运动;齿条21与齿轮19相啮合,构成齿轮齿条传动;齿轮19与销18构成铰接副;主动连杆16一端通过螺栓5连接在齿轮19上,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1连接在滑块14上;从动连杆15一端通过螺栓17连接在凹形外壳22上,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2连接在滑块14上;滑块装在带有刷子13的轨道槽内。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凹口卡在窗框上,进行定位。通过紧固螺栓7,拧紧固定。拉动拉绳1,驱动拉绳轮9,带动齿轮10转动,并传动到齿轮6,通过圆盘主轴20驱动圆盘转动,通过连杆3带动齿条21作间歇性往复直线运动,再通过安装在一端的齿轮19,由齿条啮合带动其在一定范围内作来回转动。主动连杆16与齿轮19连接将运动传至刷具轨道槽内的滑块,配合从动连杆15,实现刷具在窗框内的水平上下往复擦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