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不停输施工专用管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248.0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0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顾年;王敏敏;钟红光;许文皓;张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不停 施工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配管道施工用管件,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管道不停输施工专用管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用及燃气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中、大型城市中,燃气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及应变能力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日益突出。燃气供应系统由于管道老化、意外事故等原因经常发生管道破损或破裂,需要及时更换。从安全性考虑,以往的施工方法大多需要关闭两端阀门,停止输送燃气,同时排空管道中的残留燃气才得以施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不停输施工技术。不停输施工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停输施工的安全性、施工配套设备的不完备成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不停输施工技术的瓶颈。
在不停输施工中,一般需要采用一种用于桥接管道修复处的施工管件。但现有技术中的该施工管件大多为普通的管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焊接等固定手段形成的组合件,其缺点在于,整体性不强,未针对不停输施工的特殊需要设计;强度较差,不能充分满足压力管道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好的输气管道不停输施工专用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不停输施工管件,包括具有连接端的空心管形的第一本体和一端封闭的空心管形的第二本体,该第一本体在另一端还具有半管状上肩部,该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上肩部对应的半管状下肩部,该上肩部与该下肩部在使用状态通过焊接固接为一体,所述管件还包括一堵塞板,第一本体的连接端的周边设有横向螺孔,所述堵塞板通过穿设在所述横向螺孔中的螺栓与所述连接端密闭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还具有支管。
较佳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钢制并整体浇注成型。
较佳地,所述上肩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处、所述下肩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加强筋。
进行气体尤其是高压燃气输送管道的不停输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专用管件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半管状肩部以配合的方式包裹并焊接在施工管道外表面以形成气密状态。因此,与现有的普通管件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专用管件与被施工管道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从而可以增加连接强度,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专用管件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为整体浇注,没有焊缝,这也可以增加施工后管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A所示第一本体的又一示意图;
图2B是图1B所示第二本体的又一示意图;
图3A是图1A所示第一本体的又一示意图;
图3B是图1B所示第二本体的又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本体具有支管;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本体具有加强筋;
图5B是图5A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本体具有加强筋;
图6为图1A至图3B所示管件在管道不停输修复施工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A至图3B是本实用新型管件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为一上空心管件1,第二本体为下空心管件2,上空心管件1具有法兰11和半管状上肩部12,下空心管件2包括封闭端21和半管状下肩部22,上肩部12和下肩部22焊接后形成管状通道,从而,上空心管件1和下空心管件2可以通过各自的半管状肩部包裹在施工管道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气第一管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