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超纯水器中的预处理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752.0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9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禹;吴沧海;邢国良;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28;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1204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超纯水 中的 预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中用以过滤及离子交换装置,特别是一种实验室超纯水器中的预处理柱。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超纯水器中使用的预处理柱均是以单根滤柱串接,活性炭过滤器通过管路接蜂房过滤器,源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外壁与过滤柱内壁之间的腔体,在水压的作用下,水通过活性炭过滤器,进入了活性炭过滤器内腔,从内腔流出,再通过接头与水管进入蜂房过滤器,在水压的作用下,水通过蜂房过滤器进入内腔,然后流出;源水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过滤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活性炭过滤器的上部分及外层失效快,活性炭不能充分利用,使用寿命降低,容易造成报废,并且接头和水管多而且乱,占用空间大,在安装和维修时显得繁琐,浪费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并且接头过多易漏水,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实验室超纯水器中的预处理柱,它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不仅解决了单柱串接的繁琐,而且也解决了密封问题对水质的影响,延长了预处理柱的使用寿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验室超纯水器中的预处理柱,包括下盖、柱体、上盖,特点是柱体内并列设置两滤柱,下盖、上盖与两滤柱密闭固定连接,其中一滤柱内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网,两滤网之间装有活性炭;另一滤柱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进水塞、过滤器、出水塞、垫块、进水塞、过滤器、出水塞。
所述上盖上设有两水口。
所述下盖中部设有“V”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靠,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快捷,使用寿命长,制水过程中无粘结剂溶出物,水质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预处理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盖1、柱体2、上盖3,柱体2内并列设置两滤柱11、12,下盖1、上盖3与两滤柱11、12密闭固定连接,其中一滤柱11内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网9,两滤网9之间装有果壳形活性炭10;另一滤柱12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进水塞4、精密过滤器5、出水塞6、垫块7、进水塞13、蜂房过滤器8、出水塞14。上盖3上设有两水口15、16;下盖1中部设有“V”形槽17。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源水由上盖3水口15进入,经上滤网9、果壳形活性炭10、下滤网9过滤,再经下盖1中部V槽17由进水塞4进入精密过滤器5过滤,再经出水塞6、进水塞13进入蜂房过滤器8过滤后由出水塞14从水口16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平燃温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