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旗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228.5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项敏;虞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 |
主分类号: | E04H12/32 | 分类号: | E04H1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旗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旗杆,特别是一种具有旗帜位置自动调节作用的旗杆。
背景技术
升旗仪式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和仪式,对于学校、运动场、会场来说,旗杆是其必不可少的设备。
现有的旗杆大多是一矗立于空旷场地上的一根杆体,杆体顶端具有一导轮,该导轮用于穿设升旗用的绳索。使用时,旗帜捆缚在绳索上,藉由导轮的作用将旗帜拉伸到杆体的顶部,这样升起的旗帜就可以随风飘扬了。另外,有的旗杆还具有一吹起装置,主要是在杆体的顶端设有以吹风口,该吹风口可将鼓风装置产生的风吹出,使旗帜在没有风或风力不够的情况下也能飘扬起来。但是,上述这些旗杆却具有如下缺点:
当风向多变的时候,旗帜往往会在风力的作用下极不规则地缠绕在旗杆上,不但显得极不雅观,而且有时甚至造成旗帜无法降下来,更为严重的是,在想办法解除胡乱缠绕的旗帜时,会造成旗帜或旗杆的损坏。对于具有自动吹风口的旗杆来说,鼓风装置吹出的风力也无法彻底解决旗帜缠绕旗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旗杆,解决现有旗杆在升旗完成后,旗帜容易不规则的缠绕在旗杆上的技术问题,确保旗帜和旗杆不被损坏。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旗杆,包括一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上套设一旗帜固定装置,旗帜固定装置连接于一套设于杆体的升降装置上端;该旗帜固定装置具有一套设于杆体上的内管,该内管外表面间隔设置二环形槽,该环形槽外各套设一转筒,该转筒与环形槽之间设置有导滑滚珠,该转筒外壁则设有旗夹。
所述的旗杆,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和内管之间也具有导滑元件。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本实用新型旗杆,可以避免旗帜在风的吹动下胡乱缠绕在旗杆上的情况,也避免了旗帜和旗杆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中:
1-杆体;
2-旗帜固定装置;
21-内管;
3-升降装置;
31、32-环形槽;
41、42-转筒;
5-导滑滚珠;
61、62-旗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旗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一杆体1,其特征在于:该杆体1上套设一旗帜固定装置2,旗帜固定装置2连接于一套设于杆体1的升降装置3上端;该旗帜固定装置2具有一套设于杆体1上的内管21,该内管21外表面间隔设置二环形槽31、32,该环形槽31、32外各套设一转筒41、42,该转筒41、42与环形槽31、32之间设置有导滑滚珠5,该转筒41、42外壁则设有旗夹61、62。
使用时,将转筒41、42的旗夹61、62分别夹在旗帜的两端,再利用升降装置3将旗帜固定装置2升到一定高度,当风吹动旗帜的时候,转筒41、42可绕内管21的环形槽31、32自由转动,避免了旗帜胡乱缠绕在旗杆上的现象。另外,为了使升旗过程更加顺畅,该杆体1和内管21之间也具有导滑元件。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