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沿长度方向贯通船体的底部封闭中央水道的清漂船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356.X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章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永泰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长度 方向 贯通 船体 底部 封闭 中央 水道 清漂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船舶技术领域的清污船,特别是一种收集水域漂浮垃圾和浮油的带有沿长度方向贯通船体的底部封闭中央水道的清漂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水库、湖泊的污染日渐加剧,特别是生活垃圾、泡沫等白色污染,不仅严重影响水质,而且容易造成客货船航行受阻,河道泄洪受到影响,同时还危及水利发电厂的发电安全。这种情况在全国几大水系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而目前主要还是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打捞控制,不仅花工大、耗资多,而且人工打捞很不安全。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查新检索中发现,中国专利号为:ZL 200520035109.5,该技术在船体的头部设置有喇叭型进料口,喇叭型进料口连通的过水通道,喇叭型进料口与过水通道沿长度方向贯通船体。该实用新型存在明显的不足:(1)喇叭型进料口的作业宽度仍十分有限;(2)喇叭型进料口在清漂船走行状态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航速;(3)过水通道是底部敞开的,通道中水的能量不能完全被螺旋桨利用,从而对航速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清漂船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沿长度方向贯通船体的底部封闭中央水道的清漂船。收集水域漂浮垃圾和浮油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艏开门、转动轴、垃圾收集翻斗、中央水道、浮油收集器、船体、螺旋桨、舵、偏向舵,在船体的头部设置带有转动轴的全自动液压驱动的艏开门,在船体船头紧接艏开门处设置垃圾收集翻斗,沿船体长度方向设置贯通船体的中央水道,在中央水道的中间部位设置浮油收集器,可以收集水中的浮油,在中央水道的后部装有螺旋桨,在中央水道出口两侧装有舵,舵可以沿竖直方向左右摆动以控制船航行方向,出口上方装有偏向舵,控制中央水道出水口打开和封闭。
所述的艏开门,以艏开门上的转动轴为原点自由开合,可呈扇形开启,开启角≤135°。
所述的中央水道,沿长度方向贯通船体的底部封闭的中央水道。中央水道共有3个进水口,一个船头进水口,两个舷侧进水口,并且在每个进水口入口处设置格栅,避免漂浮垃圾等进入造成水道阻塞。
所述的偏向舵呈方形,可沿水平方向上下转动,当偏向舵沿水平方向上倾时,中央水道出水口打开,当偏向舵沿水平方向下倾时,中央水道封闭。
本实用新型作业时,艏开门打开,水流和漂浮物通过艏开门进入船体,漂浮物在通过翻斗时被阻留在翻斗里,水流则通过翻斗后,经过船体底部前后贯通的中央水道,进入导管被螺旋桨抽出船外。中央水道与导管连接,产生一定的抽吸作用,使漂浮物顺流更易趋向船体,便与收集,而设置在进水口处的格栅可阻止垃圾进入水道,造成阻塞。
自由航行时,艏开门关闭,船头进水口也关闭,此时开启舷侧进水口,形成“Y”字形中央水道,可以保证中央水道中满流,避免螺旋桨空转。同样舷侧进水口也设置有格栅阻止垃圾进入阻塞水道。而且“Y”字形中央水道可以大大提高船的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艏开门结构,工作面可以达到船体宽度的两倍。自由航行时,可以保障航速达到10节;由于采用了中央水道的设置,具有稳性好的特点。舵和偏向舵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原地收垃圾和原地360°旋转,可以很容易的收集角落的垃圾并在狭窄的河道中行进自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艏开门1、转动轴2、垃圾收集翻斗3、格栅4、船头进水口5、舷侧进水口6、中央水道7、浮油收集器8、船体9、螺旋桨10、舵11、偏向舵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永泰,未经章永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