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2214.5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武峰幕墙吊顶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044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花 吊顶 铝合金 龙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工程领域,涉及天花吊顶用的型材,具体地说,是一种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天花吊顶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起到了“遮丑”的作用,即遮挡住屋顶上设置的各种管线、屋梁等,更主要的是美化了室内环境,尤其是将其用于厨房间或卫生间时,还在一定成度上起到了防潮、防火、隔热、隔音、保温等作用。
目前,用于天花吊顶用的型材主要包括有边角、龙骨、扣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不同的型材也在跟随着时代的步伐更新换代。
现有技术中,在家庭等场所的装饰工程中,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用于天花吊顶的扣板龙骨大多仍是采用不防火、不防水、易变形、易腐烂的木龙骨,而价格昂贵的轻钢龙骨大多用于工业建筑的装饰工程中。
采用木龙骨安装扣板,由于扣板与木龙骨之间的装配是一次性用钢钉钉牢的,一旦安装不到位需加以适当调整时,就只能强行进行拆除,作报废处理,造成材料、人工、时间上的浪费。同时,由于木龙骨与木地板一样,随着温度的变化会热胀冷缩,时间一长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最终导致整个天花吊顶表面凹凸不平,直接影响了装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由于该铝合金龙骨框架的顶面等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相同尺寸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上方设有与铝合金龙骨框架连体的矩形卡板,与等比例加宽的扣板配套使用后,可使安装、拆卸更加灵活快捷,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由于产品规范,不仅安装精度高,天花吊顶的整体效果特别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横截面呈倒U字型的条形铝合金龙骨框架;
所述龙骨框架的左右两侧向内连续弯折形成一钩状体;龙骨框架的顶面等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相同尺寸的矩形凹槽;该矩形凹槽的上方设有与铝合金龙骨框架连体的矩形卡板。
上述的一种天花吊顶用龙骨,其中,
所述的矩形卡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铝合金龙骨框架相连。
所述前后两个矩形卡板之间的距离为4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天花吊顶用龙骨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用来替代以往不防火、不防水、易变形、易腐烂的木龙骨,天花吊顶的整体效果特别好。
2.由于该龙骨框架的左右两侧向内连续弯折形成一钩状体,使龙骨框架的整体强度明显增强,框架板材的厚度可大幅度降低,从而,节省了材料资源。
3.由于该产品规范,与等比例加宽的扣板配套使用后,不仅使安装、拆卸灵活快捷,安装精度大幅度提高,施工周期也因此而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其发明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天花吊顶用铝合金龙骨,它包括一横截面呈倒U字型的条形铝合金龙骨框架1,用来替代以往不防火、不防水、易变形、易腐烂的木龙骨,可使天花吊顶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出,该铝合金龙骨框架1的顶面等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相同尺寸的矩形凹槽11;该矩形凹槽11的上方设有与铝合金龙骨框架1连体的矩形卡板12。
参见图3,由于龙骨框架1的左右两侧向内连续弯折形成一钩状体13;使龙骨框架1整体强度明显增强,框架板材的厚度可大幅度降低,从而节省了材料资源。
参见图4,矩形卡板12宽度方向的一侧与铝合金龙骨框架1相连。
本实施例中,前后两个矩形卡板12之间的距离为40mm,与等比例加宽的定型扣板配套使用后,不仅使安装、拆卸灵活快捷,安装精度大幅度提高,施工周期也因此而大大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武峰幕墙吊顶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武峰幕墙吊顶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水容器的防渗漏结构
- 下一篇:摩托车减震器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