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涵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310.X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2D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3157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涵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箱涵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偏位:a、箱涵预制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了偏位;b、箱涵混凝土浇注结束后,箱涵两侧土压力不平衡造成了偏位;c、既有箱涵中心面与设计道路中心面偏位太大。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遇到这些情况要么是通过爆炸等方式凿除既有箱涵,要么是不得已而接受箱涵偏位所引起的工程质量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涵纠偏装置,该装置通过对既有的箱涵纠偏,以避免因箱涵的偏位而将箱涵凿除或出现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涵纠偏装置,当箱涵的既有中心面偏离设计中心面时,用于将箱涵从所述既有中心面推移至所述设计中心面,其特点是,包括:第一拉森桩、后背梁、多个油顶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垫片。第一拉森桩平行地设置在所述箱涵的远离所述设计中心面的第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侧相距预定的距离;后背梁平行于所述箱涵的第一侧而紧贴第一拉森桩且固定地底面;多个油顶以所述后背梁为基础而并联设置,能向所述箱涵的第一侧伸缩;至少一个第一垫片紧贴所述箱涵的第一侧;其中,当对所述箱涵进行推移时,多个所述油顶伸向所述第一垫片而将所述箱涵从所述既有中心面推移至所述设计中心面。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后背梁由混凝土浇注而成。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后背梁和所述第一拉森桩之间设置有油毛毡。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后背梁与所述油顶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垫片,每一个所述油顶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垫片。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后背梁与所述油顶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平行于所述第一侧。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后背梁与所述油顶之间设置有一根承载梁。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承载梁是工字钢梁。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承载梁与所述油顶之间设置有垫铁。
所述的箱涵纠偏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在所述箱涵的邻近所述设计中心面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拉森桩,所述第二拉森桩与所述第二侧相距预设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箱涵纠偏装置至少具有这样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箱涵纠偏装置通过多个油顶将箱涵从既有中心面推移至设计中心面,从而实现了箱涵出现偏位时的纠偏,不需要凿除既有的箱涵,并避免了箱涵偏位所引起的工程质量下降的问题,节约工程造价,降低施工成本,保护了环境,缩短工期,解决了长期以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渴望解决又没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涵纠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横断面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箱涵纠偏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涵纠偏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横断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尽管后面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有些术语则是申请人按其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应根据本申请欲揭示的精神来理解。
如图1和图2所示,箱涵90的既有中心面901偏离设计中心面90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箱涵纠偏装置1用于将箱涵90从既有中心面901推移至设计中心面902,其包括第一拉森桩10、后背梁20、多个油顶50、至少一个第一垫片40。第一拉森桩10设置在箱涵90的远离设计中心面902的第一侧并且与第一侧相距预定的距离。后背梁20平行于箱涵90的第一侧910而紧贴第一拉森桩10,且固定于地底面。多个油顶50都以后背梁20为支撑基础,能向箱涵90的第一侧910伸缩。第一垫片40紧贴箱涵90的第一侧910。当对箱涵进行推移时,多个油顶50伸向第一垫片40而将箱涵90从既有中心面901推移至设计中心面902。
当发现箱涵90偏位时,第一拉森桩10先插打在箱涵90的第一侧910的附近,然后挖除箱涵90和第一拉森桩10之间的土方,最后在挖除的土方后形成的空间安装箱涵纠偏装置1的其它构配件,第一拉森桩10既可以是原有基坑围护拉森桩,也可以是重新插打的拉森钢板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芪精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彩虹文本实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