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出光的建筑装饰照明用LED面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512.4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庆;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刚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13/04;F21W1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立平;蔡海淳 |
地址: | 200333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建筑 装饰 照明 led 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般建筑物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各种玻璃幕墙的照明用LED光源。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二极管,由PN层和当中的发光层组成,随着发光层材料不同,其发光颜色不同。
20世纪90年代初氮化物LED产生以来,LED发光效率有了质的飞跃。而后蓝光LED的成功研制使白光LED成为可能。白光LED的理化过程和工艺技术的成功研制,为实现各种颜色LED光源产品提供了可靠保证。
近年来,大功率LED的制程及其相应散热问题的成功解决更推动了LED往更多应用领域发展。此外由于LED符合2004年欧盟出台的RoHS(有害物质使用限制指引),为绿色环保产品,比传统照明光源有着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现今,LED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前照体统,照明(室内和室外)、显示(平板显示、前端显示照灯),车内信号灯、传感器(车用、外部交通路面状况等)等。
为更好的渗透到上述领域中,势必要求LED由传统的点光源向线光源、面光源发展。
目前,LED用作建筑装饰照明用光源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以贴片LED为光源的装饰用灯串的使用,其主要由金属导线和LED器件组成,可直接将LED器件电极连于导线上,然后将灯串通过一定的方式粘贴于要装饰的建筑物,供上电源即可。
2、以LED为背光源的渐变墙板或墙条,其厚度较大,透明度不高,其驱动控制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3、作模组后由LED组装成射灯;
4、侧光式LED透明光源,其主要由玻璃板、LED器件、导线等构成,LED器件安装在玻璃板周围作为侧光源,发光源发光之后将光再导入到玻璃板中成为LED透明面光源。
公告日为2005年2月23日,公告号为CN 268066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ED夹层照明装饰玻璃”,其由透明板材夹设有胶合层粘结而成;其所述透明板材与胶合层分别设置为双层,在双层胶合层中间夹设有导电线路,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导电线路两端与外设电源相接。
但是,由于LED光源器件发光的单方向性,上述各技术方案之所作光源都只能单面发光,如果作为幕墙等大型建筑照明而言,观察者无法在光源两面同时看到光源效果,目前涉及双面发光的LED面光源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出光的建筑装饰照明用LED面光源,其使得观察者可以在光源的上下两面同时看到出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面出光的建筑装饰照明用LED面光源,包括上、下两层透明基板和位于上、下两层透明基板之间的LED点光源,其特征是:所述的LED点光源设置在下层透明基板上;在上层和/或下层透明基板的局部,设置光学膜层和/或光学反光/漫射结构;所述的光学膜层或光学反光/漫射结构与LED点光源位置对应和/或非对应设置。
所述的光学膜层或光学反光/漫射结构设置在上层透明基板的内表面。
所述的光学膜层或光学反光/漫射结构亦可同时设置在上层透明基板和下层透明基板的内表面。
所述的光学反光/漫射结构是截面为三角形、倒梯形或圆形的反光/漫射结构。
所述的光学反光/漫射结构凹陷或凸出于基板表面。
在所述的光学反光/漫射结构上可以设置光学膜层。
所述的光学膜层为反光膜、增光膜或扩散膜。
所述的透明基板可以是柔性透明材料或刚性透明基板。
所述的LED点光源为LED器件或LED芯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改变透明基板上的光学结构,从而使LED光源射出的光线可部分地从上层透明基板射出,另一部分光从下层透明基板射出。这样观察者可以在光源的上、下两面同时看到双面出光效果;
2.整体透明度高,在LED未点亮的状态下,保持照明物外部的美观度;
3.可以通过基板上光学反光/漫射结构的改变,实现多彩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层基板利用光学薄膜实现双面发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层基板利用采用反光/漫射结构实现双面出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下层基板上都采用光学反光/漫射结构实现双面发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光学反光/漫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1为上层透明基板,12为下层透明基板,13为光学膜层,14为LED点光源,15为光学反光/漫射结构,16为增光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刚光电(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刚光电(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效应乳腺理疗仪
- 下一篇:CTP版材性能评价用全固态红外激光扫描曝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