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2900.2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强;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良;王乐强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31;A61M5/158;A61M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针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注射和输液穿刺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留置针及其它注射器和输液器等防针刺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留置针或其它注射器和输液器大都没有防针刺伤的安全保护装置,在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输液或注射穿刺操作完毕拔出针后,往往将拔出的针与输、注完液的容器一并处理,虽然处理时非常小心,但根据现有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医护人员在处理这些针与输、注完液的容器时,平均每人每年均匀一次以上被针刺伤的情况,而平均每被刺伤6次就有被感染的危险,如遇到患者是患传染病的话,从患者身上拔出的针刺伤医护人员人员后被感染的危险就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留置针及其它注射器和输液器的防针刺伤装置,它可防止医护人员在处理这些针与输、注完液的容器时被针刺伤,从而避免了针刺伤医护人员后被感染的危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用防针刺伤装置,它主要包括针管、与针管相连接的针管座,供针管穿越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内设有锁扣,在锁扣内设一挡块,该挡块有供针管穿越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防针刺伤装置,在外壳内设有锁扣,在锁扣内设一挡块,使用时当在正常的输液、注射穿刺操作动作完毕后,医护人员拔出针管,并移动针管座,使针管的针尖进入防针刺伤装置的锁扣内,由于锁扣的作用针尖不会伸出锁扣和外壳,从而防止了针刺伤,避免了医护人员因被针刺伤而受到感染的危险,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留置针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针管1、与针管1相连接的针管座3,供针管穿越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在外壳2内设有锁扣5,在锁扣5内设一挡块6,该挡块6有供针管1穿越的通孔4,实施时针管1设一凸台7,在挡块供针管穿越的通孔处设有与针管凸台相吻合的凹槽8;为了与锁扣5配合的较为紧密并与现有的留置针等医疗输、注器具配套使用,本实施例在外壳的内壁设有凹槽,外壳的前端有一凸台10,外壳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所述的锁扣内有可容纳挡块的空腔11,锁扣的表面设有凸件12,锁扣的后端有一座体13,座体内壁设有凹凸部14,挡块的表面设有凸凹部,锁扣的前端有两个“7”字形弹片,其中一个为长“7”字形弹片15,另一个为短“7”字形弹片16,长、短“7”字形弹片之间的空隙为0.5-3毫米,针管座的前端有一凸件17,从考虑成本的角度出发,外壳2、锁扣5、挡块6均采用塑料材质。关于附图中的套管座18、导管19、夹片20、导管座21、护帽22、肝素帽23、回血器24、翼片25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管座前端的凸件17可顶住锁扣5内的挡块6,一方面可使挡块6在锁扣的空腔11滑动,另一方面可防止针管座3左右旋动,在针管通过外壳前端的凸台10顶住套管座18,当正常的输液注射穿刺操作动作完毕后,医护人员拔出针管1,并移动针管座3,在针管1移到长“7”字形弹片15和短“7”字形弹片16的位置时,可听得“卡噹”一声,表示针管1的针尖进入防针刺装置的锁扣5内,由于锁扣的作用针尖不会伸出锁扣和外壳,即针管1的针尖处于锁定状态,继续往后拔针时,本防针刺装置可脱离套管座,此时针尖被锁在位于外壳2内的由长“7”字形弹片15和短“7”字形弹片16包容的空腔内,并由于挡块6的作用,针管1的针尖处于进退两难的位置,针尖不可能伸出长“7”字形弹片15、短“7”字形弹片16和外壳2,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医护人员因被针刺伤而受到交叉感染的危险。本发明可用于各种留置针及其它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器械。目前所用款式的动、静脉留置针如笔杆形、加药壶式、Y型密闭式、蝴蝶形、防逆流型式等留置针均可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良;王乐强,未经钱良;王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